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五年“走出去”1.2万种

23.09.2017  20:05

  论坛现场。 刘鹏 摄

  中新网贵阳9月23日电 (记者 刘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多位国家部委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学家、文化名人、孔子学院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贵阳孔学堂一隅。 刘鹏 摄

  吴尚之表示,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初步统计,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沿线29个国家签订政府间协议,不断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深层文化互动。并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书展等活动,一百多家海外华文书店以及海外营销平台搭建了中华优秀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国学出版、翻译工作及对外传播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在所有的交往中,语言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纽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发挥语言的功能,加强语言的人才培养,发展语言信息载体以及科学保护语言文化等,实现语言铺路,文化架桥。

  土耳其汉学家吉来曾将《孙子兵法》翻译为土耳其文,一时成为畅销书。吉来也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时除了翻译工作,吉来在大学里致力培养懂中文的翻译人才。他认为,翻译工作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希望两国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共同努力。”对此,吴尚之提出了五个创新建议。

  创新走出去内容,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资源和丰富内涵,着力推出一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读物;创新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读者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习惯;创新传播渠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和贸易互动、互补的立体化走出去格局。

  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开发,深化务实合作;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渠道天然落地,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手段,智能终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