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共同体今天“低调”成立 未来或成第四大经济体

31.12.2015  10:14

               

12月31日, 东盟 共同体正式成立,这是上月22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 马来西亚 共同签署的《吉隆坡宣言》的重要内容。“拥有6.25亿人口,具有统一的市场和生产基地,GDP总值将达到2.6万亿美元,这是东盟48年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越南 通讯社曾这样评价。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东盟在31日正式启动共同体这天并没有大张旗鼓举办隆重仪式的计划。不过这样“低调”的开始并没有降低国际舆论关注的热度,外媒最近两天争相议论东盟共同体成立后的影响力。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位于印尼雅加达的东盟秘书处并未发布31日举办仪式的通知。记者30日联系到 中国 -东盟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说,东盟共同体在31日成立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但会以什么样的仪式来宣布成立目前尚不清楚。据悉,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之间成立的唯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对于东盟共同体的成立, 美国华尔街日报》30日评论称,东盟国家计划通过一系列方式逐步增加互相之间的经济联系,包括进一步降低关税,以及允许劳动力、服务和资本在该区域内更自由流动。越南通讯社近日称,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社会共同体是东盟共同体的三大支柱。成立共同体有助于东盟国家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一体化进程,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预计东盟今后的经济增长率将提升至7%左右。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称,东盟经济圈的GDP到2020年将增加一倍,有可能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许多专家期待东盟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称,东盟成员国比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组织都多元化,虽然共同体产生的过程“悄无声息”,但却是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海口经济学院东盟研究所所长沈世顺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共同体更多的是一个紧密的经济组织,各成员国在多方面将形成一致化、标准化、法律化和制度化,甚至在国际上形成一种对外的声音。

  东盟成立共同体,能让人立刻联想到当今世界的另一个地区一体化组织—— 欧盟 。美国《市场观察》称,东盟一体化的目标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欧盟前身组织的目标,但是组织成员在联合之前经历了数十年的纷争,东盟充分一体化可能也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不过《马来西亚邮报》称,虽然欧盟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很具有启示作用,但这并不是东盟一体化的样板,两个组织的背景、使命和愿景都不太一样。欧盟一体化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产物,强调机制建设、制定共同规则,通过主权最小化减少潜在的军事风险。东盟国家的历史经历不同,许多成员相对年轻,并强调主权至高无上,因此地区机制的建设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东盟现在仍然是政府间组织,强调基于共识的决策模式,和欧盟的“超国家”概念有不同之处。

  然而,对于东盟共同体的成立也并不是只有一片叫好声。新加坡《海峡时报》日前对东盟10国民众的调查显示,近一半受访者认为每个成员国想法不同是东盟融合的巨大障碍。《马来西亚邮报》称,东盟多数民众没有意识到一体化进程,或者认为不能从中获益。东盟商界认为,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和投资仍然面临壁垒和挑战,做生意成本高,不赚钱,劳动力不能像欧盟那样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沈世顺对《环球时报》表示,东盟共同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益诉求参差不齐,要达到其规划中的目标困难重重,“即使如此,东盟共同体还是会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不断向其设定的目标进行探索。”

  《华尔街日报》称,成立东盟共同体的努力已经持续了10多年,该共同体是“一项获得美国支持、雄心勃勃的尝试”。报道认为,东盟经济一体化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核心,目的包括制衡中国继续在东南亚地区扩大经济和军事影响力。沈世顺则认为,东盟共同体成立将给中国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虽然东盟各成员国对中国‘一带一路’态度不一,但整体上是欢迎态度,东盟一体化会统一并强化这种声音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