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菌子俏 菌农笑

04.10.2019  15:09

  月亮河乡林下菌种植基地收获的猴头菇菌。记者 陈慧 摄

  正值秋收好时节,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六枝特区月亮河乡花德河国有林场红林山,这里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一排排菌架有序的摆满了林地,顺着便道进入林中,菌棒上猴头菇探出了“小脑袋”,像一朵朵山花般开满林间,为这片林地画上了靓丽的“妆容”。

  一排排林中菌棒,开满产业革命的之花,也为这里的村民结出了“致富果”。

  一直在外奔波并小有成就的月亮河乡农民陈太鸿瞄准了家乡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经过多方学习、考察和调研,最终他选定了六枝特区花德河国有林场红林山作为创业基地,发展林下生态农业,成立了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林下食用菌种植及其加工类产品,走出了一条“林下生态产业”的发展新路。

  由此,这片林场开始了它孕育万物、普惠众生的新使命!

  “2015年底,在第一批菌种试种成功后,我们就根据不同菇种的生物特性,总结出了层架式和覆土式种植模式。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探索,我们终于把它慢慢做起来了!”谈及自己回乡创业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的过程,陈太鸿侃侃而谈。

  “林下菌菇不同于大棚里出来的菌菇,主要是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相对的产量也低,价格也贵,而且品相不好看,销售也会受影响。

  起初,林下菌菇的销售难题让陈太鸿寝食难安,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深入市场了解后,陈太鸿探索出了一条从林间直接上餐桌的发展道路。配套发展餐饮业,把林下菌菇直接做成餐饮,让产业通过餐桌“口口相传”。

  几经探索,发展中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鸿霖山”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然而,从外出打拼再回到家乡,在陈太鸿眼里,带动家乡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在公司刚走上正轨时,陈太鸿就率领自己的团队加入到了扶贫的大军中。

  “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外面打工了,在家的村民除了种地,也没有发家致富的一技之长,而我们林下菌种植就是要种庄稼的人啊!”林下菌种植投入成本低,收入却很可观,陈太鸿便开始将自己的“致富经”传授给了附近的村民。

  以成本价给农户提供菌棒,给予农户0.9元/棒的补贴,并给贫困户免费发放菌棒,带领村民一起做林下菌种植,再统一组织工人、农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统一保底收购菌菇,统一产品销售……

  仅2016至2017年,两年就共给何家寨村21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50000多棒菌棒;2019年以来,在鸿霖公司培训基地学习培训的贫困人口就有80多人。

  在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后,农户们看见了收益,参与林下菌种植的积极性高涨,大家都自觉自愿地一起学习参与种植,一步步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坦途。

  “除此之外,我们还解决了13个稳定就业岗位,每年为附近村民提供500-700人的临时就业岗位,每天是80到100元。2017至2019年,每年平均发放工资约55万元。”对于能切切实实带动家乡发展,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陈太鸿满心欢喜。

  今年以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不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让“”俏产业促农增收。(记者 刘定珲 见习记者 聂建云)

[责任编辑: 吴雨 黄勇]
坝区标准化基地这样生产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新华
贵州五百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斐然
  金秋十月,贵州大地披金溢彩。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