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邓迎香:引领村民创业 建设美好家园

07.11.2017  00:24

  邓迎香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 牟泗亭 肖家云 摄

  “一碗水只够一个人喝,一桶水只够一家人喝,只有一口井才够一个村喝。”自北京归来后,十九大代表、贵州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连日来除了积极向村民们宣讲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外,她在心里也同时勾勒出麻怀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借助紧隔中国“天眼”景区的便利优势,拟联合周边村寨抱团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殖以及特色手工刺绣品,引领麻怀村民踏上创业征程,走向康庄大道。

  邓迎香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好家园,相信在政策的指引下,麻怀村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我们也期盼着习总书记能够有一天到麻怀村看看,届时一定不会让他失望。”邓迎香说。

  想第一时间

  传递“好消息

  时间回到10月27日。当天清早,不愿多在省城贵阳逗留一分钟的邓迎香,急匆匆地乘车返回麻怀村。

  “我要把在北京参会带来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全体村民。”邓迎香对当地记者解释了匆忙赶回村里的原因。

  她说,自十九大闭幕从京返筑后,一路马不停蹄急着赶回罗甸。“说不累,那是假话,但带来的好消息太令人兴奋了,我整夜都睡不着”。

  邓迎香口中的“好消息”,除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延续30年”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政策外,最令人激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麻怀村愚公移山精神的充分肯定,以及表示有机会会到麻怀看看的应许。

  “10月23日,总书记到贵州代表团来听取汇报,当省委书记孙志刚向总书记介绍我们麻怀村打通出山路的情况时,总书记听后鼓励说:‘不容易,这是愚公移山精神’。”回忆起与总书记握手交谈的场景,邓迎香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邓迎香简单汇报了麻怀村村民近年来奋发图强发家致富的情况后,诚恳地对总书记说,麻怀村距离国之重器FAST仅7公里,乡亲们期望总书记将来能够到FAST景区后到麻怀村去走走看看。

  “没想到总书记听后微笑应答说‘我会去的’。”邓迎香说,总书记那句“我会去的”回应,至今回想起来内心仍激动不已。

  宣传十九大

  村民受鼓舞

  车到麻怀村隧道口,邓迎香老远就看到了自发前来迎接她的乡亲们。她走下车,如同久别的老朋友与村民们打着招呼。

  “晓得她忙,这段时间我从来不打电话给她。”邓迎香的丈夫李德隆站在人群中,满脸的坦诚。

  来到麻怀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门口的广场上,大伙围成一个圈,认真听取邓迎香的京城“十九大见闻”。

  当她将与总书记握手交谈的场景分享给乡亲们时,整个院坝会场沸腾了,村民们纷纷涌上来,争先恐后与她握手。

  村民汪俊喜说,在他们的心目中,全村的当家人邓支书是一个勤劳上进、敢说肯干的人,跟着她,大家心里底气十足。

  “所以,我们要好好创业致富,不辜负各级党和政府对麻怀村的关怀与厚爱。”在向乡亲们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邓迎香不失时机地鼓励着大家。

  联村抱团创业

  引领村民致富

  “十九大报告68页纸,3万多字,里面提出了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描画了美好的蓝图;提出第二轮土地责任承包到期后将延续30年……”邓迎香说,这些政策确实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吃下了定心丸。

  “外出务工回来后,我们怎样才有机会就业呢?”在外务工的村民汪俊与邓迎香探讨这个问题,他说因为绝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低且无一技之长,回家后很难再发展。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利用成立的劳务输出公司让大家进城找建筑活干,这个收入不一定低于在外省打工的收入”。

  “我们妇女在家能做什么呢,家政能行吗?”村民李毕会问道。

  “老年人呢?能把我们集中起来锻炼下身体不?”满头白发的邓子芬也问邓迎香……

  “新时代,麻怀人必须要有新作为。”面对乡亲们的追问,邓迎香早已有了新盘算。

  在她看来,当初在艰苦的条件下凿山开隧道,是为了让村民们走出大山。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她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靠山吃山”,早在此之前,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她汇同村委班子积极动员村民们尝试发展种植食用菌、香菇和养牛、养鹌鹑,成立特色种养殖合作社参与带动村民以“三变”模式参与一同创业。另外,还成立劳务输出公司,有序组织富余劳动力向县城进行劳务输出。

  邓迎香说,经过近年来的创业发展,全村38户贫困户已经有33户通过各方面自我发展已经从“贫困户”中出列,目前全村仅有5户贫困户。如今,麻怀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200元,她的目标是通过带领村民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在20120年让村民年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以上。

  此次进京参加十九大党代会,邓迎香还随身携带了6双绣有 “步步高升”字样的手工刺绣鞋垫。殊不知,当这些手工刺绣鞋垫亮相会上时,引来并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主角”,甚至有人提出每双200元的价格买走。

  “能引起媒体关注,我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说起鞋垫被炒热的背后故事,邓迎香颇感自豪。用她的话说,本意不是带进京去销售,而是通过向媒体展示后引起社会关注,让这些代表布依族特色且寓意吉祥如意的手工刺绣品能够“一炮走红”,从而拉动麻怀村刺绣手工饰品的市场前景。

  邓迎香的如意算盘得以成功了。她说,自手工鞋垫受到媒体关注后,如今她已接到来自省内外的多个订单,但有的因客户需求量大而难以满足不得不放弃。

  “市场不担心,现在就担心产量。”她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致富项目,麻怀村有不少心灵手巧的绣娘,之前就曾靠出售刺绣的手工鞋垫赚起外快。这样一来,她将会把这些绣娘组织起来进行专门的创作,拓展广大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按照每双100元的价格,每年或将成为这部分有手艺绣娘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一碗水只够一个人喝,一桶水只够一家人喝,只有一口井才够一个村喝。”邓迎香说,过去村里260多个人在外打工,现在回来了240多个,大家越来越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她除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后更要发挥党代表的引领作用,将党的政策、精神传达到每家每户,继续发扬当年打隧道的精神,组织抱团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

  采访结束时,邓迎香说,周边的另外四个村已经愿意和麻怀村一起联合发展。“之前担心做不好,所以我没敢答应。”她表示,这次从北京参会回来,领会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视野变得宽广,干劲更大,信心更强,所以决定采取联合党组织的方式把这四个村召集起来一起发展,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记者 张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