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家园”搭互助平台 “循环帮扶”竖脱贫撑杆

12.06.2016  14:44
                      省红十字会募集善款助力精准脱贫,“品牌工程”建到村寨为贫困户送去“爱心造血剂”       (转自  贵州日报)三年前,位于凯里市大风洞乡的杉树林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卖柴村”,“种田吃饭,卖柴吃油盐”。对穷惯了的杉树林村村民来说,走上致富路的梦想遥不可及。     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来,在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的带动下,按照项目“5+X”人道扶贫模式,村委会动员村民借助爱心互助金实施精准扶贫,彼此互助励业帮扶,村里的荒山变成了葡萄园,荆棘变成了步道,斜坡变成了健康文化广场。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葡萄约8000亩,辐射带动全乡3.05万亩,去年还被列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像杉树林村这样得到省红十字会帮扶的村还有许多。博爱家园项目作为省红十字会参与全省扶贫开发、全面小康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的品牌工程,截至2015年底,已募集善款2800多万元,在全省9个市州41个县区援建70个“博爱家园”项目,设立爱心互助金80个,动员受益群众自愿捐款64万元,让10余万群众受益。     “经常扶”向“扶长远”转变 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近年来,自从向长顺县敦操乡红十字会借了爱心互助金1万元购买鱼苗后,敦操乡斗麻村移民搬迁户韦小全两兄弟走上了养鱼之路。一年后,他们不仅还上了本金,还向乡红十字会捐了2000元爱心互助款。此外,两兄弟还帮助和带动了9户贫困村民发展独立养殖,并吸收他们加入了养鱼合作社。     目前,产品远销沿海城市乃至于出口,     年总产量达50吨,实现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好日子在后头呢!”韦小全感慨地说,是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帮助自己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博爱家园项目以做群众最期盼的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建立“造血式”和“扶长远”的救助机制,帮助受益户用好、用活爱心互助金,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增强村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说。     据介绍,博爱家园项目以村寨(社区)为一个项目单位,投入40至45万元,采用建立“1个红十字组织,1个红十字服务站,1个红十字健康文化广场,1个爱心互助金,1个励业帮扶示范基地”5个规定项目加群众自选X个项目的“5+X”模式推进实施。     “依靠红十字会项目支持,村委会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也越来越有号召力。”杉树林村村主任金健告诉记者,感恩于红十字会带来的“福气”,短短两年,村里已招募村级红十字会志愿者30余人,发展红十字会会员有140余人,“大家都把红十字会当成自己的家”。     “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激发内生动力     把有限的资金应用在群众最需要帮助和最有潜力的项目上,在为群众的脱贫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这是初衷,也是目的。     在长顺县代化镇朱场村,爱心互助金受益的励业帮扶户杨昌慧,自愿申请成为了村里的红十字会会员,参与了相关培训,并用借到的1万元爱心互助金,在果林里养起鸡、猪,同时在林下种植红薯、杂交玉米来作为饲料。数年间,她逐渐摸索出一条“以种植带养殖,以养殖促种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爱心互助金帮助很大,人人有捐款,捐款帮人人。”如今,杨昌慧带动68户农户发展果树种植近300余亩,仅水果种植一项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同时,在她的带动下,该村一同发展产业的70多名农户加入了红十字会。     “我们通过设立爱心互助金,在村里建立起长期循环帮扶机制,既为部分村民提供无息创业资金,又向部分特困户提供无偿救助,引导更多家庭走上致富之路。”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马艳华介绍说,“此外,鼓励受助村民在归还资助金时,量力捐赠爱心款,实现爱心互助金的不断壮大和良性循环。”     虽然每个村平均10万元的爱心互助底金相对微小,但对于有需要的家庭却是一笔急救金,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资金涵盖种养殖、设施条件改善等方面,优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急需最期盼的问题,颇受村民欢迎。     “单向式”向“互动式”转变 红十字生命力扎根基层     2014年3月21日,大风洞乡杉树林村迎来了新客人。黔东南州中心血站的献血车第一次开进村里,使该村成为凯里市第一个参与无偿献血的村寨。     罗红碧是杉树林村青山组村民。听说献血车开进了杉树林村,她立刻约上十多位村民一起去献血。她说,无偿献血能救助他人,她愿意尽一份力。当天的活动中,杉树林村共有100多人前来咨询和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其中33人成功献血,共计献血7500毫升。     用好一笔资金,带动一方产业;组建一支队伍,服务一方群众。     “博爱家园项目对助力扶贫开发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推动农村创新社会管理,同时也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了爱心和正能量。”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匡传益如是说。     当前,博爱家园项目探索出“红会建在协会(合作社)上、协会(合作社)+红会会员、基地+红会会员+红会志愿者”等模式,加快基层红会组织建设,在侧重扶贫产业发展的同时,宣传普及红十字精神和人道救助及防灾减灾工作、卫生健康知识等内容。     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受益于项目,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红十字精神的力量,自发认同、接受红十字理念,从而推动了红十字理念向基层延伸发展。     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70个博爱家园项目点乡(镇)、村先后新增了137个基层红十字会组织、92支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和80个爱心互助金管委会,建立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健康文化广场、励业帮扶示范基地等红十字阵地210个,发展红会会员8200余人、红十字志愿者2100余人,各级红十字及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