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专家应邀出席央视大型纪录片《大三线》点映仪式暨三线遗址保护利用经验交流会

11.09.2017  12:12

9月9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分会(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管)主办、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央视大型纪录片《大三线》点映仪式在重庆涪陵举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分会副会长武力发来贺信,贵州省社科院吴大华院长等专家应邀出席点仪式并发表了观影感言。

据悉,《大三线》由我党老革命家宋平题写片名,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中国社科院当代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分会副会长陈东林担任顾问,央视著名导演刘洪浩担任执行总导演,将于9月11日到22日在央视4套“国家记忆”播出。这部纪录片从2015年1月在六盘水市举办开机仪式至今已近三年,摄制组辗转六省市、采访500多位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和三线后人,克服重重困难,以工匠精神打造了一部纪录片精品,生动再现了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及“三线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风云壮举。

下午,与会专家对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经验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高度赞扬了贵州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并对贵州省社科院发挥智库作用,推动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的做法表示赞赏。

吴大华院长在点映式和座谈会上发言指出,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为建立贵州工业化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开发西部、实现国家东西部的均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体现并升华的“三线精神”至今仍激励着贵州的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并已成为贵州构筑“精神高地”的重要元素。今天,保护利用三线遗产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激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各方支持下,贵州省社科院在推动三线建设的研究上先行一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仍然要在相关资料的抢救性搜集整理、跨学科多领域深入研究上下功夫,希望在中国社科院当代所和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协调下,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攻关,拿出有影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以纪念那火热的年代,担当起学术关怀历史、服务社会的职责。

出席点映仪式的还有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山红军研究分会副会长陈人康,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王春才,原贵州航天局副局长钱海亮,中共攀枝花市委原书记秦万祥,建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平,清华大学旅游文化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董士伟教授,中国振华集团党委副书记黄德斌,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可仁,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部部长何民权,重庆畅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弘教授以及长江师范学院、铁道兵博物馆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三线企业代表。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三线建设政治动员研究》课题主持人谢忠文副研究员参加会议。

9月8日下午,参会代表考察了816地下核工程遗址和机械制造厂,祭奠了一碗水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敬献了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