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头版刊登《古镇新貌绘就幸福画卷》

21.09.2015  16:42

贵州日报》头版刊登

古镇新貌绘就幸福画卷

 

初秋时节,站在游人如织的青岩堡上俯瞰青岩古镇,不论是古色古香的青石小道、木墙灰瓦,还是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学校,有机地融为一体,让人分不清哪是景,哪是城。

  坐落于贵阳市南部的青岩古镇,有630多年的历史,是贵阳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筑南门户”之称。作为古军事要塞,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

  但以前到青岩,镇中心是必经之地,在这块0.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生活着近万人。狭窄的道路,碰上节假日,常常是水泄不通。脏乱的环境、简陋的住宿条件也常常让游客们“印象不佳”。

  “绝不能打碎真古董再造假古董”这样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青岩人心中。于是青岩镇总体规划(2013—2030)》、《青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高标准的规划出台。

  借助2014年全省旅发大会的东风,全镇新建和改造的道路总长约23公里,干道从1条增至5条。新建公路最窄的21米,最宽的40米,把城镇和乡村连为一体。

  通过充分挖掘古镇文化资源,将古镇由0.8平方公里扩大到4.8平方公里大景区。栗木山自驾游停车场、北入口停车场、北城门外生态停车场为游客们解决了停车问题。通过完善自助购票、二维码扫描就能实现古镇轻松游。

  从南门古镇进入,记者沿着以前拥挤的交通路而行,旅游旺季也不见人车混杂的场面,不少古镇居民迁居到了城门外学校、超市、菜场齐备的住宅小区。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景观型示范小城镇。”青岩镇副镇长李雪斌介绍,青岩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通过挖掘古镇历史文化、稀化镇区人口和产业、镇村联动发展等措施延长旅游产业链,实现古镇的整体提升。

  现在的青岩古镇,近400家特色餐饮店和客栈,经营着玫瑰糖、鸡辣角、青岩猪脚、豆腐干、盐菜等当地特色食品和餐饮。

  北门外,一座不大的民居院落有着好听的名字——“来去客栈”,虽然房间不多,但在旅游网站上名气不小,“我们26间客房多数都是通过网上预订,虽然离国庆长假还有10多天但是已经有不少人下单了。”老板王成有说道。

  依托古镇的开发建设,城与乡的界限在缩小,越来越多的游客涌进周边村寨,尽情体验布依山寨的民族风情。

  沿着青岩的慢行道走900米,就到了布依族村寨龙井村。农家自酿小酒、特色小菜让游客们驻足留恋。

  村民龙发云家门前的小院里,停满了各式车辆,服务员忙碌的穿梭在各个房间接待客人,新修的住宿客栈早已被预定一空。“从青岩古镇北门出来,沿着青燕线拐到田园南路就可以直达龙井村,现在要来都要提起预定。”李雪斌指着龙发云的鹏程山庄向记者说。

 

 

  来源:9月20日《贵州日报》1版  编发:胡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