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6年悉心照顾瘫痪妻子站立起来 真爱创奇迹

20.08.2014  14:02

    每天清晨六点,当大多人还在梦乡时,50岁的朱克华早早起床,给瘫痪在床的妻子悉心打扮,然后推着妻子出去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我怎么就是那20万分之一

    朱大哥的妻子杨霞曾是湄潭县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6年前,她患了椎管畸胎瘤,这种病的发病率为20万分之一。“20万分之一,为什么我就是那‘之一’呢?”当时杨大姐感叹命运的不公。

    2009年4月24日,杨霞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整整经历了34个小时,被神经包围着的肿瘤终于被成功取出。然而,手术过程中伤到了其中部分神经,不可避免地造成杨霞下肢失去知觉,大小便也失禁。

    “在医院的日子简直是一种煎熬啊!”刚开始,朱大哥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车祸发生后

    在医院经过40多天的治疗,杨霞出院了。“出院那天,杨霞他们先走,我坐另一个亲戚的车回来。在途中经历一场车祸,差点要了我的命。”朱大哥说着摸摸头上的伤疤,只见花白的头发间有一条长约3厘米的疤痕。

    躺在病床上的朱大哥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他说,既然在阎王殿里走了一遭没走成,说明上天要留我下来照顾她。他一边祈祷杨霞能快点好起来,虽不能站立,自己也愿意用余生来呵护她。

    为了更好照顾杨大姐,也为了更好的工作,朱大哥把家安在单位的三楼。

    每天早上,朱大哥把杨大姐从楼上背到楼下,再用轮椅推着她周围转转,听听鸟鸣、闻闻花香,与她聊聊天,共同回忆他们年轻时的浪漫。然后再背上楼去,自己也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也如此。天气好的时候,朱大哥还会搀扶着杨大姐,通过机械性的训练让杨大姐的下肢恢复知觉。

    奇迹康复背后是无声的付出

    为了让杨大姐能领略外面的精彩世界,年近5旬的朱大哥报了驾校。

    “学开车就是为了在空闲时间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朱大哥说。

    在朱大哥的车里,放着一件特殊的物品——折叠式轮椅。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朱大哥会开着车拉上杨大姐到周边的乡村旅游景点游览一番,田家沟、核桃坝、茶海都留下他们的身影,朱大哥的手机里保留着每一次游览的相片。

    杨大姐说,到乡下走走看看,放松心情,对自己的康复很有效果。

    朱大哥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今年考上工作岗位,女儿是目前两夫妇一起谈论得最多的话题。

    目前,在朱大哥一家的悉心照料下,杨大姐在渐渐康复,能手扶栏杆行走,也能拄着双拐行走,虽然疼痛仍然在折磨着她,但比前几年好多了。

    半年前,到重庆新桥医院作康复检查时,医生告诉她,能恢复得这么好简直是奇迹。

    然而奇迹的背后是朱大哥及其一家无怨无悔的付出。

    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让他们有了信心。

    自杨大姐患病以来,得到了所在单位、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朱大哥所在的单位及时调整了他的工作岗位,就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照料杨大姐,杨大姐的单位每年都要来看望她,县总工会也多次慰问她,杨大姐说:“自己虽然不幸患病,但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有丈夫及家人的悉心照料,感到非常幸福!” 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