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一直坚守农村中学”——再访“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

28.08.2016  10:04

    新华社贵阳8月27日电  题:“我会一直坚守农村中学”——再访“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春惠

    刘芳,贵州一名盲人女教师,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经新华社报道后,先后获得“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时代楷模”等多项殊荣。

    刘芳本是个明眼人,1997年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而逐渐失明。她不仅没有被击倒,而是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农村中学坚守讲台22年。更可贵的是,她比很多健康人更加开朗向上,以一种自然淳朴的快乐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多次成功挽救自杀者,化解了成百上千学生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并且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以自己的奋斗故事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刘芳在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主题是“心理暗示”(2015年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近日,刘芳再一次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以下是刘芳的自述:

     给自己一份生活的勇气,也能给迷茫的人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我理解的荣誉就是,努力跋涉之后,在山坡上突然出现的格桑花。

    2015年是我荣誉的丰收年,很多年度感动人物的称号青睐我这个看不见五彩缤纷世界的人,却让我以特别的方式看到美丽的人心,我被美好的世界看到了!

    2016年,我再一次获得关注,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前两天,中宣部颁给我“时代楷模”奖章,站在颁奖的舞台上,我看不见炫目的灯光,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平凡人的荣耀和责任。我感觉责任更大,压力也更大;我坚守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要量力而行,更会尽力而为。

    如果说从前是我被照亮,如今我也能发出萤火虫那样的光亮,给自己一份生活的勇气,也能给迷茫的人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有人问我,得了这么多荣誉,将来会不会变?

    我回答,肯定会变。我的年龄在变、容貌在变。还有,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在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改变。因为时代在变,对我们的要求也会变。

    但有些不会改变,我的信仰不会变,精神层面的坚守不会变。我会一直坚守农村中学。我不会申请调走,不会去别的单位工作,不会选择退休,不会改变我的初心。

     感谢学校社会,让我能以一个最具色彩的形象被发现

    2007年,我开始做一件让我产生新的人生价值的事情,那就是做农村学生的心理辅导。

    我把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办得有声有色,虽然农村中学很少能把这样的工作真正做起来,但是在领导的支持、老师们的帮助下,在孩子们最大的信任和包容下,我利用自己特殊条件和特有的方法做到了。

    我为孩子们做成长记录袋,装满了他们成长的快乐与忧伤,也装满了只能跟我讲的小秘密,还装满了他们所有的梦想。我在办公室里和他们聊天,我走进教室为他们做心理小讲座,和他们聊留守少年的辛酸苦痛,聊单亲家庭的爱恨情仇,聊如何平安度过狂躁不安的青春期。

  我永远都忘不了每次走进教室时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和见到我时惊喜的尖叫声,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我想我是拥有这种职业幸福感最强烈的老师吧。

  我原本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一次工作转型,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让我留在心爱的三尺讲台上,没有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陪伴和帮扶,我觉得自己在被大家搀扶之后也有能力搀扶更需要关心的人。

  感谢学校,感谢社会,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了,却给我一个平台,让我能以一个最具色彩的形象被发现,我才可以走到今天。

   生活总要充满希望,有向往才会有努力

  对于未来,我还有许多打算。生活总要充满希望,我想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有向往才会有努力。

  首先是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室,这是我的根。学校地处乡镇,有1000多名学生,问题家庭子女有数百个,包括离婚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关系不和睦家庭子女,有嗜酒、嗜赌家庭子女,其中部分孩子学习、行为习惯较差,心理问题较多。我的重点任务,就是引导好孩子们。

  我为感情而活,亲情、友情、恩情等。每一份感情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我将把这些情感都放在贵州农村教育、老师,孩子身上,我做好校内的工作,并延伸、辐射到社会上。我将以自己的方式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目前,我已经做过260多场报告和讲座。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普通的老师,我带着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走进机关学校和企业,我讲自己故事的同时也梳理了我生命的轨迹。量的积累总会有质的飞跃,我感动我自己,也感动了大家、激励了大家。这件事我还将继续做下去。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有了一定的名气,如果名气传递的是正能量,能帮助更多的人,那没有什么不好。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