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奋力攻坚

27.08.2021  09:50

巩固战果势头劲 乡村振兴万象新

——贵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奋力攻坚

  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6.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彻底撕下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后,贵州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提升好,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扶上马送一程——“四个不摘”固成果

  “乡村振兴是一个新挑战,我有信心继续接稳脱贫攻坚的接力棒。”张文娟是铜仁市妇联的一名干部。今年5月,她成为松桃自治县正大镇聚宝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

  对驻村,张文娟理好了思路:“摘帽不摘帮扶,从‘带’脱贫变成‘帮’振兴,要做到‘三个帮’,一帮规划,理清产业思路;二帮选人,建强后备干部队伍;三帮增收,输送外出务工、基地就业、发展种植养殖等持续助农增收。

  在三都自治县城南社区移民安置点扶贫车间,搬迁户石本银熟练地操作着针车,不一会儿,一只鞋面便逐渐成形。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以前千里迢迢去外省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蛮好。

  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最终效果的关键。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搬迁群众中,已有90.77万人就业,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92.17%,就业由保脱贫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变。

  今年以来,贵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3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再次领命出征,成为康庄道上的领跑人,一“”一“”将过渡期的两者紧密衔接。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就业和“3+1”保障等重点薄弱环节,大力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检验。

  扶上马送一程。贵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全力做好思路、产业、机制、政策、工作等多方面衔接,确保脱贫人口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

  从“单一种养”到“接二连三”——产业发展提质量

  初秋,望谟红水河畔4600亩柠檬树青葱滴翠,个头饱满的青色柠檬缀满枝头,清香四溢。

  “柠檬树四季开花,四季挂果,可持续产生效益。”基地负责人、贵州中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春雄说,优质的柠檬鲜果为深加工提供了延伸产业链的契机。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提取的浓缩柠檬原汁用于饮料、柠檬膏等产品,实现了翻倍增值。

  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和临港优势,该公司正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我们将积极完善基地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蔗香镇副镇长王民欢很有信心。

  立秋刚至,水城区野钟乡发射村,村民邓集文家5亩刺梨挂满金灿灿的果实。一早上麻溜地采完果,等不及吃午饭,邓集文就扛着刺梨来到村里的收购点,一番称斤过秤,他捏着数张百元大钞满意地说:“今年收购价3块钱一斤,太来劲了。

  在水城,40万亩刺梨遍布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惠及3.7万农户16.2万人。如今,全区已形成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

  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贵州把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蔬菜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6月,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为实现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坚实支撑。

  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值得一提的是,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7.8%。

  分类分级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强动能

  时值八月,仁怀市28万亩高粱进入收割期。

  走进美酒河镇美酒河村,一片红彤彤的果实映入眼帘,村民王明洪看着眼前饱满的高粱穗兴奋地说:“今年我的20亩高粱,亩产量按500斤算,足足有1万斤的产量,收入好得很。

  有强大的千亿级酒企做支撑,仁怀的高粱种植户历来底气十足。

  “仁怀市、播州区、金沙县等地已划定为茅台酒有机高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近100万亩。”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将茅台产业链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工业反哺农业,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已经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超3.5亿元。

  白酒是仁怀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上半年,仁怀市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其中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值就达544.22亿元。

  仁怀经济发展的背后,是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不断升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地位凸显。今年上半年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达28个,其中GDP超300亿元的县有6个,全省县域经济呈现持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发展县域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贵州将全省除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以外的86个县(市、区)分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重点推进县和引领示范县,分类分级推进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仁怀、盘州、凯里、清镇等36个县(市、区)纳入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的范畴,成为贵州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

  “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乘胜势、强气势,保持攻坚的拼劲和闯劲,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记者 赵勇军 梁圣)

[责任编辑: 刘菲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