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民族与现代的交融 2018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贵州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结业典礼暨成果展成功举办

25.10.2018  10:41

10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8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贵州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结业典礼暨成果展在贵州民族大学花溪校区美术学院举行。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主任李安鹏、贵州省文化厅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原处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诗莲、贵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彬出席。研修班教师及学员参加。仪式由美术学院副院长周庆伟主持。

来自各省市的四十位学员结合自身优势,创作出了形式丰富、风格多样的高质量作品一百八十余件。作品有杯盘碗碟、有服装服饰、有装点环境的纱幔帘、有花瓶、雕塑,践行了“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非遗研培训计划的目标,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促进了贵州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结业作品展学员们通过一个月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技艺和技术钻研、参观交流研讨,真正做到了加强基础、增长学养、拓宽眼界、增长创新能力的目的,赋予了传统蜡染更深层次的含义。

副校长王林讲话

王林在讲话中表示,通过研修班的培训,不仅要提升学员们的手工技艺,更要引导大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探寻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只有结合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创造出有灵性、有生命力的作品。他对学员们寄予热切厚望,希望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更期待大家用作品讲述贵州故事。

龙佑铭表示,本次“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贵州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究班”结业作品展是贵州省非遗文化的再现。他强调,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力地将它发扬光大是每个人的责任。

贵州省文化厅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讲话

 

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主任李安鹏讲话

李安鹏结合省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强调,塑造本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经济实力及文化视野是对待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方式。他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立足本土文化研究,弘扬贵州文化精神,创新本土文化体系,凝练特色主题文化。

结业典礼现场

 

合影留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贵州民族大学作为国培基地,积极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本次“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和“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两个非遗研修班,招收的四十位学员经过一个月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技艺和技术钻研、参观交流研讨,加强了基础、增长了学养、拓宽了眼界,并结合自身优势创作出了形式丰富,风格多样的高质量作品一百八十余件。

蜡染研修班”负责人潘淘洁老师表示,本次研修班的学员来自陕西、山西、成都、北京、湖南等全国多地,90后学员数量约占总人数三分之一,大部分学员专业基础扎实,有相关从业经验,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为进一步拓宽蜡染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陶研修班”负责人王莹莹指着不远处堆放的碎瓷片说,陶瓷圈老话都说,陶瓷三分做七分烧,火候重要但不易把握,泥坯里含水量偏高,或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就容易炸窑,这碎瓷片就是炸窑留下的,学校为了学员安全,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严格把好安全关。

作品展示(一)

贵州陶瓷工艺大师付培贵参观学员作品,并不时与学员进行交流探讨。他对本次研修班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希望借由此次契机,吸收培养陶瓷手工艺人、制陶爱好者,带动贵州陶瓷业发展,贵州民大师资力量强,从理论到实践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很多展品窑变效果出人意料。他指出,牙舟陶的翡翠绿加上窑变的红斑,为下一步陶瓷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能。

作品展示(二)

作品展示(三)

 

作品展示(四)

 

现场参观(一)

 

现场参观(二)

 

现场参观(三)

班上年龄最小的是96年出生的王翔蕾,来自成都,是四川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一年级的研究生,为了参加此次研修班,特意请了一个月的假。她的作品是一件自行设计、打板、制作的融入了小花苗蜡染纹样的中式风衣,虽然时间有限,但她乐观的认为,不完美让热爱继续。

学员高君君是陕西耀州瓷的传承人,从事制陶事业五十多年了,他的作品融合了贵州民族纹样和牙舟陶制作工艺,他希望通过学习,挖掘陶瓷创新发展的未来潜力,让从唐代就炉火不断、延续至今上千年的耀州瓷焕发新的生机。

95后美术教师石叶杏谈到自己对蜡染的喜爱,源于读书期间下乡采风时的耳濡目染,看到村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到民族文化打动人心的魅力。成为老师后,她希望更多将民族文化、传统技艺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基因。

周庆伟表示本次研修班践行了“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非遗研培训计划的目标,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促进了贵州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文/杨沁娴 徐燕雪

图/杨沁娴 何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