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采访团走进贵安新区

17.11.2017  03:24

图/文 本刊记者 廖迅

 

11月15日,贵州“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大型采团动走进贵安新区。图为采访团采访“篱之花·贵安尚菊”扶贫项目

 

11月15日,贵州“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大型采团动走进贵安新区,对服务于贵安新区的马场镇、高峰镇、北斗湾小镇的农业专家进行集中采访。

采方团第一个来到的是马场镇松林村。松林村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北部,是1958年红枫湖水库建设时的移民搬迁村寨。松林村东靠贵阳清镇红枫湖、南接马场洋塘村、西邻清镇羊昌村、北毗马场马安村,全村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松林、鸡窝、新寨三个自然村寨。目前,松林村共有村民113户,416人。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松林村大力发展农耕种植等传统农业,以及新型产业——蜜蜂养殖。

 

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蜜语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基地。蜜蜂养殖是2015年正式引进、2016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新型产业,村里的养蜂能人韩建波还成立了“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蜜语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松林蜜语”商标

 

  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蜜语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韩建波接受采访。他说,合作社成员现有7人,该合作社通过让村民养蜂、加入合作社、入股、务工等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如今,全村25户贫困户全部加入了该合作社,新区今年又分两次提供了近100箱蜜蜂,并派相关的技术人员指导

 

据介绍,贫困户获得的蜜蜂全部纳入合作社,由韩建波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然后贫困户参与分红。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到实践,韩建波从一个地地道道老百姓变成为了当地出了名的养蜂能人,松林村已经养殖了200余箱蜜蜂,按照每箱蜜蜂每年2000元的最低收入算,整个松林村每年的养蜂收入达到了40万元。

 

在松林村,除了养蜂产业外,菊花更是一大亮点。图为采访团走进马场镇松林村“篱之花·贵安尚菊”种植基地

 

松林村2016年引进贵州万安鸿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篱之花·贵安尚菊”扶贫项目。图为贵州万安鸿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的菊花

 

  贵州万安鸿泰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 宋万鸿接受采访

 

据了解,该公司集生态基地、菊花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各种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产学研于一体,现有规模占地面积200余亩,种植贵安尚菊100余亩、水果10余种8000余株,解决了松林村30余户60余人就业,每户农民年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去年,基地的鲜菊花产量超过了5万斤,产值达到300多万元。目前,贵安尚菊已是名声在外、供不应求,公司将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菊苗、技术支持和管理,实行保底收购价的基础上根据菊花质量上浮收购价,让松林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菊花,实现精准扶贫。同时,公司本身也将扩大种植规模,计划3年内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达到800亩、营业收入达5000万,同时,加快菊花衍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如菊花酒、菊花枕头、菊花饼等系列产品。


 

  采访完菊花基地,采访团转站来到了马场镇的洋塘村,洋塘村位于红枫湖畔,是贵安新区高标准脱贫的17个贫困村寨之一。图为采访团在马场镇洋塘村食用菌基地采访

 

在2015年前,洋塘村以传统的玉米和水稻种植为主,村民虽然能自给自足,但处于贵安新区高标准贫困线下,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三四千元。为了摘掉“贫困帽”,洋塘村村支两委发动村民,利用山地丘陵,在生态农业上做文章。2016年底,洋塘村12个村民共同出资发起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目前共有16个食用菌大棚,占地12000平米,主要以香菇、猴头菇、毛木耳等品种为主,巴西菇、鸡枞菌等珍稀品种为辅。


 

  马场镇的洋塘村食用菌基地种植出的猴头菇

 

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洋塘村13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社员的方式,在家种植食用菌,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出售后分红。能加入的社员就种植食用菌,实在不愿意加入的,可以给合作社当临时工,比如一星期两次采摘平菇,每次都需要10多人参与,一人每天都能拿到100多元酬劳。据了解,在今年年底以前,合作社还将再增加40个食用菌大棚,占地18000平米。40个食用菌大棚建成之后,加上现有的16个食用菌大棚,将带动洋塘村12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带动经济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  在贵安新区,还有一位农业专家是最值得一提,那就是挂职高峰镇副镇长的省农科院杨成博士,他来到高峰镇挂职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他带领团队在高峰镇成功试种出日本北海道日光、佐贺49、梦的士、日禾等四个品牌优质大米,市场价每斤可达150元,将为新区大米种植农户带来新的商机。图为挂职高峰镇副镇长的省农科院杨成博士接受采访‍‍


据杨成介绍,日本北海道日光、佐贺49、梦的士、日禾四个品种的大米原产于日本最佳水稻种植区域的北海道越,被日本人称为“越光米”。高峰镇的试验基地建在龙宝村刘勉组,试验面积4亩。经贵安技术团队田间测算,四个品种平均亩产已达800斤左右。收割后,技术团队邀请相关权威专家进行品尝鉴定,结果表明四个水稻品种的大米品质仍然保持了日本“越光米”原味,并适合高峰镇种植。

‍‍挂职高峰镇副镇长的省农科院杨成博士经常到贵安新区大数据农业指挥中心的蔬菜大棚做研究和技术指导‍‍


目前,品牌推广已经在紧张进行。很多农户纷纷要求种植这种高品质大米,明年我们会在保证‘口粮’生产的前提下,划定一部分田地规模化种植这种优质大米。”杨成说。

 

 

 

 

 

 

 

 

 

 

(编辑 虞思滔 责任编辑 谭淑元 201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