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杨卓林的“彩稻梦”

23.09.2018  19:06

    新华社贵阳9月23日电(记者罗羽)鱼在田中游、稻在田中长、牛在田边养、老杨人在田里收割忙……在太元村村前的一座高山上,村民杨卓林的“家庭农场”一片欣欣向荣,他与妻子一起忙着收割、晾晒田中的彩色稻谷,脸上洋溢着微笑。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田里的稻子比去年长势好。”杨卓林说,他打算从田里抓一些稻花鱼,晚上邀请几位朋友一起小聚,共同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个他自己的节日。

    杨卓林今年48岁,他的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的深山中。十年前,为了就近照顾家中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村中,重新务农,并做起了产业。

    “开头五年,我一边种植水稻,一边成立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但因为不懂技术和市场行情,亏了3万多元。”杨卓林说,后来,他贷款8万元,学习种草养牛,产业逐步走上正轨,目前牛存栏26头。

    养牛周期长、见效慢,头两年,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杨卓林还在稻田中养起了稻花鱼。他从村里的河中抓来天然鲤鱼作为“鱼种”,将它们养在稻田中,鱼儿自己产卵,卵产出后自由繁殖生长,一斤鱼可以卖到近20元。

    “不过当时还处在探索阶段,鱼的产量不多。”杨卓林说,大变化出现在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之后。

    为了给更多的农民提供技能培训以促进脱贫,榕江县每年举办大大小小的农业培训,杨卓林突然有了很多的学习机会。初中文化的他喜爱琢磨,通过农业培训,他逐步意识到,传统农民越来越难通过一般种植获得更好收益。

    “前年培训的时候我就想,我们种谷子,这边地少人多,没有规模优势,种不赢别人。”杨卓林说,但是我们有本土优势和环境优势,必须按照“特、优”两个方向,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道路。

    榕江县总人口近4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80%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超70%,生态优良。而随着近年来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出现了不少撂荒地。

    用好撂荒土地,打好生态牌,杨卓林想准了就干。他决定回归传统,以传统方法种植“传统”稻谷。他到榕江各地找来农民自己保留的传统稻种,流转了十几亩撂荒土地,加上自家的三四亩土地,种起了红米稻、黑米稻、紫米稻以及香禾糯米稻等。

    “引天然山水灌溉,用农家肥施肥,在稻田里养鸭养鱼除虫,不用化肥和农药。”杨卓林说,他的米都是绿色生态米,他还要努力申请有机认证。

    为了让自家的好产品卖出去,杨卓林通过手机学会了使用移动互联网,他在微信朋友圈推广自家的彩色稻米,将米卖到了遵义、深圳等地,每斤售价20元到30元。他还在网络上发布抓捕稻花鱼的视频,收获了上百万浏览量,并将稻花鱼卖到了河南等地,每斤30多元。鱼、米、牛三项,让他去年净挣七八万元。

    “今年我的种植养殖都获大丰收,预计收入将翻番。”杨卓林说,接下来,他打算扩大种植规模,购置稻米加工和包装机器,走全产业链的路子,把他的“彩稻事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 吴雨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