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产业革命” 振兴农村经济

18.03.2018  17:20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愿景擘画,引发广泛共鸣。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舍此别无出路。”这是宏伟蓝图的具体落地,是贵州团全国人大代表、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的共识。

  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

  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

  村还是那个村,老百姓的脸上,多了甜美笑容:“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按老办法解决不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在乡村振兴风起云涌、百鸟争鸣的时代浪潮中,贵州从深刻的产业革命开始。

  这是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判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具体到贵州来说,首先要分析贵州乡村的实际。”在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看来,要充分统筹规划好耕地、宅基地、公益用地这三类土地资源,坚持以人才培育、文化培养、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把所有农村都联动起来,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大“三变”改革力度,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有‘破’才有‘立’。”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市长李刚说,从贵州的实际情况看,“”就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就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这是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过程。

   这是立足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判断——

  “种包谷效益低,平均每亩产值不到690元,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造成极大困难,加上不少石漠化地区种植包谷,还给生态环保带来较大压力,这是产业扶贫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讲述着守住两条底线的“算法“。有了“算法”的改变,自然有了“做法”的改变:今年计划调减500万亩,因地制宜把效益较高的绿色经济作物种上去,力争带动1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工作方式指导产业发展,是对贫困农户脱贫视而不见,就是对群众增收致富麻木不仁。”全国政协委员、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黄榜泉用了三个“必须”警醒大家:传统种植养殖,必须改变、必须革命、必须创新;更用了三个模式坚定信心:“册亨者楼模式”“贞丰顶坛模式”“晴隆坪上模式”,证明产业革命方向正确。

   这是立足于广阔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的重大判断——

  “不种玉米,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从“为吃而生产”到“为卖而生产”,三位村支书道出了这场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关键点与着力点。

  全国人大代表、兴仁县城南街道鹧鸪园村党支部书记余必丽找准了跑道。

  “薏仁米产业我们有话语权!

  对于鹧鸪园村而言,这项掌握着全球定价权的薏仁米,销往全国各地,出口英国、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全村种植3000亩,就有150万元以上的产值。

  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尝到了甜头。

  回乡,起初是周绍军情感归属的选择,现在是经济效益的评估。

  “全村15个村民组890户3256人通过发展茶叶,人均收入超过了9000元。”周绍军种茶,就是彻底改变乡亲们祖祖辈辈种玉米、种红苕的习惯。

  全国人大代表、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见到了曙光。

  一直沿袭种植玉米和土豆等传统产业,“怎么种,也富不起来。”产业革命,是文正友望眼欲穿的。

  “500亩苹果带来的收益,是调整前500亩玉米和700亩土豆的3倍多。” 这笔打动人心的账,让文正友面露喜色。

  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

  田还是那块田,种出来的价值,却已今非昔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在这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贵州搭建起广泛的市场、机遇、政策舞台,积蓄起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革命需要“土壤”。离不开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

  这是被人们疯转的一条微信:《“人民小酒”一夜之间火爆全国!》

  此前,酿酒生产逐渐式微,“单打独斗”的岩博村民农户多视之为“鸡肋”,失去靠它增收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探索出聚少成多的路径:“在岩博村,家家户户都能烤酒,我们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烤酒聚拢发展成为岩博酒业,现在人民小酒卖得红红火火。

  产业革命需要“空气”。离不开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万山区万山镇农村淘宝服务站负责人华茜带来的扶贫“蹊径”:在一根网线的联结下,在遍布农村的物流网络中,村民无需再为卖货奔波,就能把绿色优质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大山之外。

  华茜期待调整产业结构的成果,“不但能丰富我们的产业,也能让我们上游供应链拥有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

  相较于华茜的直率,全国政协委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潘晓慧有些神秘,她拿出自己手机,分享了一张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的照片。

  新关村,耕地稀少,石漠化严重,耕地产出低。“现在,这里成了蔬菜专业村。“潘晓慧的话里,难掩那份满足和骄傲。毛南族百姓的脱贫,得益于“校农结合”的创新举措:学校食堂是稳定的消费市场,将学校的农产品需求导向与农村产业调整精准对接结合。

  产业革命需要“阳光”。离不开大力培训农民,强化技术服务。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的肺腑之言:“科研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和产业革命对接。

  “土地给予农民的回馈,让我能忘记农忙季节的通宵达旦。”宋宝安连年进村入户提供技术服务,在生产过程、育种、田间管理中给予指导,让老百姓的产业发展更加“智慧”。

  产业革命需要“雨露”,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公共资源的延伸。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天柱县林业局农技人员袁昌选的迫切希望:“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袁昌选感叹,由于油茶培育期长,前期投入较大。他也深知油茶产业的带动作用:“一朝种油茶,受益三代人。油茶市场价值较高,而且比其他经果林的收益期长1倍至2倍。

  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

  人还是那帮人,奋斗的成就感,日益丰富充盈:“一方面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通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队等形式筑牢基层党组织。

  党员干部,大兴“三风“,纠治“四风”,积极推行“五步工作法”,让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在贵州大地蔚然成风,以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

  怎么用“五步工作法”来落实产业革命,是黔东南州长罗强代表正在思考的问题。

  “不种玉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卖给谁?利益怎么分配?这个全过程谁是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就是第一责任人。” “通过干部培训,告诉大家可以种蓝莓、种中药材等。” “中央有很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学会从里面寻找资金和机会。”他的笔记本上有倾听,也有求索。

  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既为农村发展孕育了生机活力,更为产业革命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眼中,产业革命,是名词。指代的,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新内容。

  “我们把常规蔬菜品种进行了调整,目前有芹菜、韭黄、香葱、红蒜、羊肚菌、秋葵等。“左文学把利润分成讲得透亮: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他更为津津乐道的,是塘约不再是“空壳村”,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村民们充满希望地劳动着。

  全国人大代表、正安县贵州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传玖却认为,产业革命,是动词。描绘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落实过程。

  选择回乡后,郑传玖发现身边的“同道中人”越来越多,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我们在外打拼过,有技术、有经验、有资金,贵州的特色山地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吸引游子归来创业兴业,共同建设家乡。” 郑传玖真切感受到正发生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脉动和趋势。

  ……

  问路乡村振兴,贵州以改革、前瞻、探索的姿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培育造就一支庞大的创新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让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邹晨莹)

贵州:牢牢把握“八要素” 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牢牢把握“八要素” 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新华
贵州代表详解创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本”
  (两会综述)贵州代表详解创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