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牢牢把握“八要素” 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28.03.2018  20:16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这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省委主要领导发出号令: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牢牢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即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八要素”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和关键招,是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妙方要诀,是破解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作风革命三个大考的“钥匙”。

  牢牢把握“八要素”,引导群众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

  “玉米挣不到钱,这次下决心种花椒。”3月15日,德江县桶井乡木朗村村民安奎正整土种植花椒。

  玉米通常用来喂猪,再卖猪赚钱,而花椒可以直接卖,单是劳动成本就节约了几倍。种玉米还是种花椒,安奎心中有本账。

  桶井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土地收益低,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而今,花椒、水果、菊花等产业覆盖桶井乡山山岭岭,扶贫春风吹来满山翠绿。

  不深入基层,难以感知产业革命的伟力。

  这个小村庄在“春天的布局”,正是当下贵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缩影。

  土层薄、人均少,望天田、望天土遍布,这是贵州农村极贫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

  推进改革,时不我待。

  将“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按老办法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推进产业扶贫。

  号令既出,动若风发——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从全产业链着手研究,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作为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的“重头戏”,就是要彻底改变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选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

  多措并举培训农民,要将产业革命作为提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熔炉”,着力培养一批示范带动产业革命的能手、行家,算经济账、算成本账,引导群众转变种植方式。

  保障跟进技术服务,在这样一场深刻变革中,面对各种困难,我们不能等着“给答案”,而要主动“解方程”。组织好各级农技人员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实现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八要素”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心诀”,让农民满怀信心和决心站上产业革命的潮头。

  牢牢把握“八要素”,推动传统农业在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

  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培育造就一支庞大的创新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让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是贵州推动传统农业在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的应有之义。

  夜郎无闲草,黔地山货好。贵州特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四海的背后,绕不开农业产业普遍“小、散、弱”的现实,折射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产销对接失灵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农林产业先天弱势,由于收益慢、风险大、无抵押,“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农业产业规模小,档次低,覆盖面窄,精深加工存在短板等客观问题的“拦路虎”。

  围绕“八要素”逐一分解,在发展方式上来一场深刻革命,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才能汇集打通农业产业化发展“任督二脉”的“真气”——

  一批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向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方式精准聚焦;一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藉由金融活水浇灌迅速产生裂变,带动更多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增收;一批以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层次聚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

  质因量生变,量以质而兴。

  坚持运用“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合作社、农户带动起来,确保合作社覆盖全部贫困户,力争覆盖全体农民。

  创新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农民只管种、只管养,不管卖,不承担任何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把小农生产引入大市场。

  方法是革命的关键。“八要素”成为创新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内功”,将彻底点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牢牢把握“八要素”,推动党员干部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目的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持续增收——

  唤醒产业革命内生动力,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塘约经验”,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一起来干,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革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永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民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政策红利等收益,更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笃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人民小酒,家喻户晓。2个月,6800余万元销售,这个数据,相当于过去一年的6倍,落入群众口袋的分红变多了,村民的就业保障了,村子的发展红火了。

  “外人都说‘人民小酒是余留芬家的酒’,其实大部分股份都是村民的,我的股份只有3.7%。”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初心和决心,我从未动摇。

  “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成为改天换地的伟力。

  “一个村干部,如果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干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如何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沙文村支书冉孟军言语坚定。

  “干部是灯,思想是路。”紫云自治县委书记张天勇说,只有作风这场革命彻底了,就能为产业革命提供铁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遵义市绥阳县委书记余航海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产业革命,关键在人、实际靠干。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只有牢牢把握“八要素”,科学统筹,系统作战,才能促进产业革命纵深推进,开花结果;只有牢牢把握“八要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才能破解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作风革命三个大考。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好扬帆。

  从生机盎然的春天出发,农村产业革命的“施工图”已经明晰,“进度表”已经注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不到三年,对于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而言,唯有坚决打赢这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舍此别无他途。

  实现“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的愿望,迫切需要“施工队长”牢牢把握“八要素”,打造一支能攻坚、善克难的“施工队”,一砖一瓦砌,一城一地筑,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战,以崭新姿态大踏步奔向2020年,以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向党中央交上一份优异答卷,为贵州人民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