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绥阳:新思维下的巨变(3)

27.01.2015  22:30

  “尹书记来了后,提出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最好的建筑修在学校。”郑强说,这才有了眼下的新绥阳中学——一座建在山脚下的投资4亿元、能容纳6000名学生的全省一流的示范性高中。

  在绥阳县医院新建的12层住院综合大楼里,当地居民陈文志告诉记者,以前县医院连CT也做不了,稍微大点的病,都要去遵义看。而如今,医疗条件和服务态度都比以前好多了。据了解,通过加大对软硬件的投入,绥阳的两家医院今年都通过了二甲评定。

  在距离县城最远的大河村,老支书曾因为交通不便20年没有进过县城。今年6月,尹恒斌前往大河村调研。和村民们座谈之后,他承诺了两件事:修通移动基站,修好进村公路。如今这两个承诺都已实现。

  “尹书记来了之后,倡导所有的干部定期走访群众。每月15日这一天,县级领导干部都要下乡进村,每个月要有3天以上时间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冉光辉介绍说,“尹书记喜欢去乡下调研,经常住在农家,他让办公室的同志建了一个表,把全县117个村子都列了出来。

  “在茅垭,乡亲可能不认识我这个镇党委书记,但是认识尹书记。”付小波说,每次尹恒斌只要下来,就会一个人去老百姓家走一走,坐一坐。

  事实上,即便平时在县城,尹恒斌也习惯吃完晚饭,没事就自己一个人上街散步,和市民面对面聊天,以了解群众需求。不只一个干部跟记者讲,这种亲民作风是以前没有过的。

  如今,尹恒斌“乐于把群众当亲人,善于给百姓做儿女”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绥阳干部的心中。绥阳县洋川镇党委书记陈仕耕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洋川镇属于城关镇,虽然服务新城区建设的拆迁任务非常重,但仍然实现了和谐拆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群众放在心上。

  陈仕耕说,他们实现和谐拆迁的秘诀很简单,就是用法、用理、用情。“他身体不好,我们帮他弄了个小摊摊,并办好了相关证件。他的小孩要读书,我们也帮他办好。我们都是当成自己的事办。”陈仕耕说,“拆迁户想不通,干部就去他家陪他聊天、陪他吃饭,用情打动他。

  “尹书记还强调法治思维。不管你是谁,都要一碗水端平。我们的后台就是宪法、就是法律。个别老百姓漫天要价,该处理的要处理。大家一视同仁,讲究公平正义,在西部是很难得的。”付小波也这样告诉记者。

  思维是最大的优势

  法治周末记者 潘琦 发自贵州绥阳

  3年的时间,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县绥阳从“滞涨”状态走上了一条不啻于“巨变”的高速发展之路,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引进的县委书记尹恒斌成为众多绥阳干部口中的“秘密武器”。

  尹恒斌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他又面临了哪些阻碍?对于绥阳的未来,他又有哪些看法?

  带着这些疑问,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尹恒斌。

  抓干部作风是为了发展

  法治周末:你来绥阳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作风,为什么要从作风建设入手?

  尹恒斌:众所周知,部队的战斗力来自于作风,来自于纪律严明。但我们过去的作风实在是太差了。作为县委书记要带领各级跟着你干,人心要齐,作风很重要。

  所以我当时提出“思路再好要靠干部,干部再好要看作风”。我经常讲“千资源万资源,干部才是第一资源;千要素万要素,作风才是第一要素”。其实什么资源都是次要的,干部才是第一资源。有干部,没有资源也能找到资源。而干部,作风是最重要的。能力可以在实践中去锤炼,作风则是一种素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绥阳想发展,首先必须抓作风。

  法治周末:其实当初绥阳的干部作风问题是你没有料到的。

  尹恒斌:我没有想到,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很弱,管理意识很强。而管理意识走偏了就变成吃拿卡要,比比皆是。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但是比较普遍,但凡做一个事情很多都要请客送礼。沿海有没有,也有,但不是普遍现象。这个是我没想到的。

  我原本想绥阳处在遵义这样的红色老区,其他或许不行,有一条肯定能行,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应该是非常好的。但结果出乎我的预料。我来一看不得了,全县上下矛盾丛生,党群干群关系比较对立。这方面比沿海差多了。我明白了以往为什么会出现“瓮安事件”那样的群体性事件。

  法治周末:抓作风建设也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听说因为不让打麻将,以前很多干部不理解。

  尹恒斌:真的很艰难。很多干部怀疑你,很多干部笑话你,很多干部认为你出风头,很多干部甚至说这就是贵州的文化,上升到高度说你不了解西部的省情、县情,说你脱离实际。晚上睡觉睡不着,那实质上是普遍赌博啊!抓不抓?咬牙抓过来了!

  后来十八大强调作风建设,现在贵州全省上下都在抓。这说明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因为你不知道能不能把绥阳彻底变过来。但是我知道非抓不可了,抓到什么样我不能完全预料,但是不抓肯定是不行的!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最大的困难在于思维的碰撞

  法治周末:其实东西部还是有很多不同,你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尹恒斌:最大的不同还是思想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在以后的实践中,一再被反复证明,到现在还在被证明的。思想观念差别太大了,有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很痛苦。

  举个例子,很多同志认为抓工业只能有资源才能抓,比如有煤就搞煤矿,也就是有什么就搞什么。他不能去“无中生有”。而你告诉他,他也未必相信,他不去开拓奋进,反而怀疑你空想蛮干。但是沿海基本上都是“无中生有”——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太多了。贵州的基层干部“无中生有”的想法很少,到现在都不多。能想到、接受“无中生有”就不错了,能积极“无中生有”、能干成“无中生有”的就更少。而这在沿海成了普遍的思维。这就是一个理念的撞击。

  法治周末:所以想要发展经济,除了推动作风的转变,还要推动干部思维的转变。

  尹恒斌:是的,必须的!干部交流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全国的先进理念带过来,结合实际加以创新。当然,我们也会向贵州干部群众学习。事实上,干部除了政治素质以外,一个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思想观念新不新、思维眼界宽不宽。

  所以我先是提出“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干部要敢打敢冲,你想都不敢想还能干什么?敢想敢干和不敢想不敢干的干部差距太大了,前者有曙光,后者没希望。后来我又提出“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既然干成了,就去争一流。不是说什么都能干成第一,但有这种精神状态,就能甩掉落后,就能向一流靠近,也就能干成一些第一。当然要结合实际,但首先要开拓奋进。我为什么要跟人家比?对标先进嘛,向先进学习。思维起不来,标准起不来,它永远只能排在后面,不会有多大希望。这就需要思维的转变。

  可以说不知不觉,绥阳干部的思维转变很大。我们的一个县领导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成了那里的思想解放者。很多到沿海创业的人回来了,他们说家乡的干部好像换了一群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思想已经解放了,已经逐步先进了,已经向全国看齐了。

  法治周末:你来绥阳以后也提了很多让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口号,很好地促进了干部思维的转变,你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尹恒斌:我们都知道,政策和策略非常重要。其实口号也是一种策略。3年前的绥阳,人心比较散,群众不满意,外面看不起。我们作为引导者,肯定要思考,拿什么东西来凝聚人心,来引导大家转变思维。可以让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只要这样做,就能够实现,实现了,就能很好。这就叫先谋而动。这种谋划既是全景性、高层次的,但又要脚踏实地、不能陷入虚伪主义。既要提的很宏伟,又要契合实际。

  当时我提“把群众当亲人,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把客商当亲人,把企业家举过头顶”,有这样一个背景,就是绥阳的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政企关系也不是太好,而要加快发展,对内必须有全县人民的支持,对外必须加快开放招商引资。否则,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意识都不够,发展方向、发展动力都会有问题。所以我就想,需要有个口号,很响亮、有冲击,能让大家一听就记住,还能变成行动。既反映人民群众的期盼,又能把沿海的思维带过来,这样就有了两个“举过头顶”。当然,把客商当亲人,不是把客商当家人,他口袋里的钱不是你的钱,你不能勾肩搭背,你服务他最终是服务发展,服务群众。

  绥阳已经上了高速不要踩刹车

  法治周末:作为从东部发达省份来的县委书记,你觉得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尹恒斌:我觉得思维就是最大的优势。从我个人来讲,我的思想还是比较解放的。不仅我自己要敢想敢干,我还鼓励大家大胆去想,让大家大胆去干,容忍大家失误,给下级创造这种环境。我们有一个乡镇书记叫付小波,提出搞“玩水经济”,我就鼓励他试试看。“”是有点通俗的说法,有人说你玩水怎么行,其实是想把水的文章做活做足。也有人找到我说,付小波的这个“”字要斟酌。我说这个玩字可以理解为“朝气蓬勃的干,开拓创新的做,是玩出活力的意思”,你让他想就是了,你们也大胆地想,你们想到一个‘注册’一个。我们领导者一定要胸怀

  开拓,不要压制下级,要给他们宽松的创业氛围。付小波就做成了很多文章。风华镇的何德茂书记搞薰衣草,搞出了轰动西南的诗乡花海,也是思想解放、鼓励探索创新的产物。  法治周末:其实除了思维,你还有很多优势。

  尹恒斌:坦率说,我对党很忠诚,对人民也很忠诚,这应当是优势。一个干部如果这两个忠诚做好了,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好干部,起码不会差。为党、为人民,只要我拼命去干,没有干不好的。我不会觉得我做事情有多么困难,而且觉得是种乐趣,我心甘情愿地为人民当牛做马,吃苦奉献。这就是一种价值的判断。

  我出生在农村,一直受党教育,对生活很容易满足。我不会去刻意追求当多大的官,我家祖宗八代没人当个县委书记,我已经对得起我的老祖宗了,真正对不起的是眼巴巴地跟着我们的几十万老百姓。人活着需要一种理想、一种精神,所以我把名利钱财看得很淡很轻。只有这样身上才有正气,才能压得住邪气。

  另外,我来自沿海,沿海从思想、作风上对我的历练,已经形成作用了。坦白地说,在那边我的工作也是这样。没有这些要素,要想打开局面可能就难了。

  法治周末:与此同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尹恒斌:我坦白说,还没有发现有多少困难。可能是对困难的理解不一样吧。有句话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啥也不怕。共产党员要有胜利的气概,大无畏的气概。而且我是学哲学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曲折是应该的,发展是必然的。所以思想观念看得很开,不会觉得有多大的困难。

  但是,你说一点困难也没有,那是假话。我觉得最让我难受的事情就是下面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特别是当你做事很拼命的时候,还有人对你说三道四,可以说这些人是恨铁不成钢。这可能是思想观念的差距,给你想干事、干成事制造障碍,但是最终还是会战胜。我经常说,人在做、天在看,要看得开。

  法治周末:很多人担心你今后离开绥阳会影响绥阳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尹恒斌:绥阳的干部群众很多事情让我很感动。我是跟上面表过态的,如果让我在绥阳多干一会,绥阳可能会有更大的变化;如果调我到其他岗位,我也一定努力干好。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在绥阳多干两年。我觉得现在的绥阳发展已经走上正道了,全国先进的思维理念和精神作风都拿过来了。特别是在财政只有四五个亿的情况下,在西部这样一个地区,又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做到现在这样已经不容易了,可以说绥阳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后发赶超之路。我要感谢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也要感谢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否则我将一事无成。

  如果真的将来离开了,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我曾经比喻过,绥阳现在好比上了高速了,谁想猛踩刹车,结果就是翻车;谁想猛打方向盘,结果也是翻车。在未来的5到10年,绥阳的作风、理念依然会促进加快发展。不论将来谁当县委书记,我会送给他一句话,你不要猛踩刹车,不要猛打方向。你也可以油门踩得慢一点,也可以选择上更好的高速走,但你不能随便下高速。下了高速,可能会迷路,山路弯弯也很危险。

  我希望能来一位更优秀的县委书记。党性一定要强,对人民高度负责,思想解放,作风顽强。贵州优秀的干部很多,相信会干得比我更好,这是绥阳人民的福气。

  法治周末: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绥阳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动作?

  尹恒斌:实际上,法治也包括党纪,党纪要严于法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纪、国法都是法治社会的范畴。绥阳这几年也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狠抓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干部不要触犯党纪国法,就是教育大家遵守党纪国法。

  下一步,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我们还会有很多动作。这也恰恰是我们进一步实施绥阳作风建设五年规划的一个机遇。对绥阳来说,我认为有两条很重要:一个是依法行政,一个是全民守法。我们会更加强调依法行政,同时加强全民守法的教育,抓好“五进五新”,建设“五新乡村”,我觉得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上一页 1 2 3下一页

编辑:S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