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教师到“葡萄专家”——— 记紫云自治县达帮乡致富能手龙忠虎

31.07.2014  16:19
        皮肤黝黑,一米六左右的个子,一身白色衬衫搭配着挽到膝盖的西裤,给人老实巴交的感觉,地道的庄稼人,这是紫云县达帮乡葡萄种植大王龙忠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浑身冒着“土气”的汉子让边远贫穷的山乡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记者见到龙忠虎时,他正忙着为山东客商过来收购葡萄做准备。听闻有媒体采访,龙忠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欢迎欢迎,希望媒体报道以后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达帮的‘客甜’葡萄,以后葡萄全挂果了才好外销嘞!”一句话说得大方也实在,“那要看你们的‘客甜’葡萄是不是有够甜才行!”陪同采访的紫云县扶贫办主任伍兴荣半开玩笑地说:“龙老板,先带我们到葡萄园去看看呗!
        龙忠虎见是熟识的伍主任,挠头笑笑放下手上的活儿,领着一行人来到了自己的“葡萄庭院”。从外间的楼梯往内院走去,只见紫色的串串葡萄挂满了整个葡萄架,足有两百平方左右的院子里成了紫葡萄的海洋,摘一颗放入嘴里好甜啊!。原来葡萄庭院就是龙忠虎最初研究把湖南葡萄苗同本地葡萄苗嫁接的“根据地”,仅仅是两棵葡萄藤如今已经遍布整个庭院的角落,“老龙是个能折腾的,早前是个小学教师,在这地方也算富裕,但是他天生爱琢磨,乡里曾经带着乡亲种过杨梅,栽过苹果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就是我们也跟着灰心了,只有他还琢磨着什么作物能够在这里成活,这不,葡萄产业就是因他的琢磨从湖南迁徙并定居在达帮嘞!”达帮乡党委书记彭传刚说。
        早在2006年以前,龙忠虎的身份就是一名小学教师,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比起当地绝大多数村民,龙忠虎的生活算是比较富裕了。“那你是怎么想到要去研究种植葡萄呢,每天在地里忙活也不一定会有回报,过着安逸日子不是更好?”记者疑问。
        我的父母都是庄稼人,看着父老乡亲日子过得艰难,我心里也不好过。我从小也是干着农活长大,做点农活算不得辛苦。种葡萄真的是个巧合,那年和朋友到湖南长沙去旅游,看到当地的葡萄长得很好卖、价也高,我想着家乡的气候同长沙差不了多少,就带了几种种类回来试种,想着如果成功了家乡的乡亲们说不定也能过上长沙那边果农这样的日子,说白了就是左右闲着也没事,试一试也没什么妨碍。”龙忠虎说。
        就是因这份对家乡亲人的牵挂,龙忠虎从湖南回来以后就一头扎进去研究葡萄种植。“第一年每隔两天总是要早晚到葡萄地里去查看,9株葡萄苗9个品种,每一个我都编了号专门做记录,但是一年下来只有一株成活但是枝蔓疯长,实在想不通透原因,所以我就又去了一次长沙。”说起曾经的经历,龙忠虎笑笑说。
        不看不知道,龙忠虎的这次回访收获颇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管理不到位,可以说根本就是不懂。”龙忠虎说。龙忠虎开始专研葡萄管理,从书本上查阅再到实践操作,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紫云县科技局发动群众种植金秋梨,专家到乡里传授果树的嫁接、管理等技术,龙忠虎从头到尾全程听完了技术员的讲解,此时的他正谋划着是不是能够把果树嫁接的知识应用到葡萄嫁接上。说干就干,经过一番研究,龙忠虎选择了当地一种野生葡萄同湖南移植过来的葡萄嫁接,功夫不负有心人,龙忠虎的这次探索终于获得了成功。
        此后他更加关注葡萄苗的长势,只要是课业之余必能在葡萄地里看到他的身影。适逢学校的农学基地外包,龙忠虎大着胆子以每年8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学校80亩基地种植葡萄,并把自己多年工作积蓄都放在了葡萄园,曾经引来家人的反对,但最终他的坚持让家人选择了支持。
        一干就是两年,通过几个春秋的摸索,龙忠虎基本掌握了葡萄种植的管理技术,第三年眼看葡萄要挂果了,想着木桩子可能会不牢固,影响产量,龙忠虎又把80亩地里的木桩子全都换成了水泥杆子,第一年挂果,龙忠虎到贵阳、遵义等附近市场推荐自己的葡萄,在葡萄成熟之前的半个多月就带领客商到基地看货。因对品种进行了改良,皮厚耐运输,口感好,且比长沙原产地早熟近一个月时间,龙忠虎的葡萄卖了2.8元每斤的好价钱,每亩产值超过2万元,第一年收入了40多万元,他家庭院里的两株葡萄树也收获了近万元。
        有了龙忠虎的成功经历,达帮乡明确以发展紫葡萄种植为主,冰脆李、猕猴桃、中药材、蔬菜等果蔬种植和黑山羊、林下养殖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大力推进实施,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着重培育优势品牌,并大力推进实施。
        为保障农户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准确掌握葡萄种植技术,该乡采取不定期培训与不定期上门知道的方式教授种植农户管护技术,而龙忠虎也因着掌握了一整套的种植技术被该乡借调到了乡镇,专职指导种植农户葡萄种植技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葡萄专家”。如今,在他的发动带领下,通过政府引导,县扶贫办安排4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扶持紫葡萄发展种植面积达3500亩,并注册了“紫香唯”、“客甜”牌商标,覆盖农户105户,大户20余户,其中不乏外出务工返乡的青年。家住达帮乡兴合村的王建高今年种植了5亩葡萄,此前他与妻子在江苏一带打工十余年,他说:“打工总是不能一辈子的,看到家乡种葡萄,我自己又到龙老师的基地去参观了,技术他也是手把手的交给我们,回家种葡萄放心得很了。
        眼下,该乡正致力于打造葡萄专业乡,计划以兴合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克田、纳座两村发展,以高山紫葡萄种植为主,形成大户科技示范带动,群众写作发展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种养结合、减少生态观光园等形式,全乡建成10000亩葡萄种植园,以此为抓手助农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