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诠释学家潘德荣教授应邀主讲我校“鱼梁讲会”第二十二讲

25.04.2018  15:21

2018年4月13日上午10点,我校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仁文厅迎来了“鱼梁讲会”第二十二讲——一场诠释学思想盛宴,带来这场思想盛宴的是国内著名诠释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德荣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现代诠释学视野中的‘花树之喻’”。参加讲会的有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的全体研究员,我校学报编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校办等部门的老师和其他高校的老师、校外慕名而来的多位哲学爱好者,以及知行国学社和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讲会由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院长陆永胜教授主持。

潘教授首先梳理了现代诠释学传统。接着,潘教授对诠释三要素进行简要梳理。文本、作者及理解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在诠释学中的地位有所不同,分别形成诠释学的三个不同路向,即文本的解读、推求作者本意、理解者的理解等。以理解者的理解为进路,潘教授通过对自在之物、表象和抽象三个概念进行分殊,将表象作为阳明“花树之喻”与“良知”的理解联接点,对“花树之喻”进行诠释,提出了不同于钱穆先生“花树之喻”与“良知”无关的说法的观点,认为“花树之喻”用传统认识论中的反映论进行理解无法对“花树之喻”与“良知”进行恰当的理解,而通过现象学“表象”这一概念对“花树之喻”的理解恰恰可以说“花树”是“良知”的呈现。

潘教授的演讲引起很大的反响。在提问环节,主持人陆永胜教授表示这场演讲对他之前相关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与会听众对表象概念和诠释学在社会学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潘教授对此进行一一解答,侃侃而谈。

潘教授的演讲令大家受益良多,对诠释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讲会之后,潘教授与部分老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