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洪江乡村振兴样本

23.04.2018  16:51

贵州洪江乡村振兴样本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丽 李平 刘勤兵 刘智强

洪江村田园风光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然而,乡村振兴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其中,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乡村都有其历史、生命和韵味,也是乡村的魅力所在。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给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贵州省洪江村给出了他们的独特实践。

  洪江村是有着美丽山水与浓郁风情的民族村,也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在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村第一书记马丽华带领村民梳理出了“福马蛊布”的个性符号,激活了洪江村的历史文化,重塑了发展自信,让洪江村有了个性、魅力和坚守,也让这个深山里的民族村寨瞬间“活了过来”。

   挖掘村庄个性

  2016年4月,省城女干部马丽华到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当起了第一书记,主要职责就是扶贫。

  当马丽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洪江村时,她被这个距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仅四五公里的民族村寨吸引了——这里融合了布依族、水族和苗族的民俗特色,但同时也被全村26%的贫困发生率“吓了一跳”。

  “2016年以前,洪江村深居大山、交通不便。全村366户1564人,但人均几亩薄田难以糊口。于是,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村干部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人。”马丽华说,当时村里的小学只有两个年级、3名学生,加上学龄前的幼儿,全村只有13名孩子上学,其余的孩子要么跟着父母去务工地读书,要么去了县城。

  有山、有水、有老房,但没有年轻人、没有产业、没有发展方向,洪江村这个“空心村”如何脱贫?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马丽华起初很迷茫,也很焦虑。带着对脱贫的渴望和思考,马丽华经常到村民家左看看、右聊聊,希望有所发现。

  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马丽华发现,洪江村多民族共生的村庄历史、被村民所习惯和忽视的民俗传统,正是它闪闪发光的独特魅力所在。

  “我隐隐约约觉得那正是洪江村脱贫的‘种子’。”马丽华说,洪江村厚重的文化浸透在倾颓的老屋、千古未变的扎染技艺和村民口口相传的习俗里。它们需要梳理、需要激活、需要传播。

  如何激活洪江的独特文化?马丽华与村支两委干部首先梳理了洪江村的历史本底,决定以干栏式老民居作为活化村庄的突破口。

  “洪江村有137栋老房子,它们各具特色,有一百年的历史。一家三代人新、老房屋的迁移距离不到100米,从选址到一砖一瓦的建筑结构,凝聚着一个村庄的家族史和建筑史。”马丽华说,洪江村还有浓厚的“”文化传统,当一个人过了60岁时,家里的亲戚都会给老人送福马(画有马的符文),并给老人送公鸡母鸡、米油等,祝福老人幸福安康、添粮加寿。

  除了尊老孝老,洪江村还流传着爱幼的“阳蛊”传统。“我们村里的小孩出生后,村民会将装有阳虫的瓶子佩戴在孩子的手臂上,有护幼、辟邪之意。”洪江村村支书韦开科说。

  洪江村村民80%为布依族,其余为水族和苗族同胞。妇女个个都是织布、染布能手,当地扎染古布技艺传承至今上千年。围绕这些文化遗存,马丽华为洪江村提炼出“福马蛊布”的文化符号,并将这些文化符号传播给村外的世界。

   传播村庄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洪江,马丽华“潜入”了北京宋庄等文化艺术微信群,不时将“有一种‘落后’叫先进、有一种差异叫特色”的洪江文化推广出去。

  “我把洪江的蓝天白云、夜晚的萤火虫图片,原生态的鸡鸭鱼羊图片发过去;当他们愁于没有艺术灵感时,我就发这里的干栏式民居、民族手工服饰图片……

  “同时,我主动联系在北京宋庄艺术区、北京上苑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家到洪江实地考察体验。”马丽华说,洪江之美逐渐引起很多艺术家的注意。2017年,上百名艺术家到洪江考察体验。部分当场表示“认养”(租用)村里的老房子,愿留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搞创作。

  北京上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奉家丽说,来洪江之前,没想到布依族村落还保留着大片极具艺术价值的干栏式建筑。

  “看到这种木结构的房子我就有说不出的喜欢。当然,更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扎染技艺。”奉家丽说,她最近正在创作一批刺绣作品,如果在洪江创立工作室,她可以借鉴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织染理念,进一步创新作品样式。

  2017年,宝马(中国)首席代表、瑞士人孔安德不远千里来到洪江村,陆续“认养”了村里的3幢土夯结构、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这里的民族风情、山水田园让我想留下来。其他艺术家的加入,用文化共建村落的理念都很有意思。

  迄今洪江村已迎来400余次的艺术考察。村里96幢有着数十年甚至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被来自国内外的52位艺术家“认养”,他们以5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房子10至30年。30年后,房屋归原村民所有。

  “如果按每栋房子花10万元的劳务装修费计算,预计将为洪江带来960万元劳务收入,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村落遗存艺术活化产业。”韦开科说。

   见证老村“重生

  艺术家的肯定和加入既活化了建筑,也让村民们重新认识了乡村、增强了发展自信。“以前总觉得我们的老房子破旧、不上档次,村里前后拆了200栋,现在想起来都后悔。”洪江村村主任覃永均说,艺术家“认养”老房子,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加以修复利用,既将老房子保留下来,还能给当地村民带来一笔收入,一举两得。

  在浙江做了9年缝纫工的绣娘韦孟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艺术家对洪江村的织染艺术感兴趣,她就尝试返乡创业。经短期培训之后,她将布依族的扎染艺术与现代家居装饰需求相结合,纯手工制作的桌旗、抱枕、书皮成为热销货。“我一个月能接到一两个订单,一个订单能挣近万元,民族技艺得到认可后,我越绣越有信心。

  作为洪江村的“新村民”,对洪江文化充满好奇的艺术家们不仅积极活化当地的历史文化,还与村民共建“艺术洪江”。

  “大批艺术家的入驻,会从文化上助力洪江村发展。比如,一些画家会义务教当地的一些孩子画画,雕刻家也可以向当地村民传授雕刻技艺。”在洪江村“认养”了一栋老民居的画家宫艳杰说,村里文化广场上用砖头砌成的福马,就是艺术家来了以后,与村民一起完成的。

  在洪江村艺术展厅内,本刊记者看到半空中挂着一条以当地竹木为鱼骨、以笋叶为鳞片的“大鱼”,这也是来访艺术家与当地村民共同创作的作品。

  艺术家的加入激活了乡村,而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也在助力洪江村的发展。

  “去年以来,政府投入六七千万元对洪江村366户民居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宽带进村、组组通硬化路、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等,300多名村民返乡就业创业,群众人均增收1000多元。”朝阳镇镇长杨青说,村子越来越美,愿意留在村里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些村民还准备改造老民居发展民宿旅游。

  李湖武是一家农业公司的总经理,他听说“艺术家进村认养老房子”的事情后,选择到洪江投资,现在已流转了村里的几百亩土地发展生态养殖和蔬菜种植。“农业哪里都可以做,但是在这里可以把农业做得诗情画意。”李湖武说。

  谈及洪江村的发展规划,2017年被20多名村民“按红手印”挽留继续驻村的马丽华说,未来几年,洪江村将继续深挖本村的历史文化,围绕匠人洪江、非遗洪江、生态洪江、艺术洪江的发展路径,力争将洪江打造成“国际艺术村落”,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脱贫之路。

    记者手记:莫让村庄得“失魂症

    时下,乡村振兴是热门话题。但怎么振兴是个问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各地采访中发现,有些地方将盖新房、铺柏油路、建大棚,等同于乡村振兴,对村庄原有传统文化、历史记忆、民风民俗挖掘保护较少,甚至轻易否定乡村原有的文化与历史传承,盲目跟风都市建筑、消费方式等。由此导致一些特色突出的民族村寨老传统不见了、老房子拆掉了、老技艺丢失了,特色村寨反而成了“失魂村庄”。

  更让人忧虑的是,因为缺少对乡土文化的整理、记忆、传承,农民缺乏乡村发展的自信和动力,找不到坚守乡村的价值和意义;不少乡村陷入盲目照搬城市发展路径的状态,乡村个性在模仿中泯灭,失去了城市之外另一种美好的可能。

  贵州荔波洪江村的扶贫探索,让村民认识到村庄本身的价值和特色,比如“”文化中的“福马文化”、布依族建筑及手工艺文化等。村庄的价值一旦被挖掘和启蒙,村民们的凝聚力和自信力将被激活。有村民就说,经过村干部和艺术家的文化挖掘,他们感到洪江村是有文化底蕴和发展价值的山村,一点都不土。如今,村民们不仅积极保护村庄原有历史文化遗存,留下来发展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受访专家认为,相较于物质上的乡村振兴,精神文化上的乡村振兴更为重要和迫切。只有加大村庄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中国乡村振兴才能避免千篇一律、才能避免“失魂症”,中国才能走出具有潜力和魅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 刘菲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