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再捷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态势良好

05.01.2020  19:20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连日来,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村民们抢抓时机,把300亩荒山种上花椒树。

  天寒地冻,大家干劲十足,场面火热。

  近年来,箐口村放弃玉米和土豆,种植猕猴桃和李子。到目前为止,全村4000亩土地有3700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替代种植的果树逐渐进入丰产期。

  村主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凌告诉记者,三年前的箐口村穷困遍地,如今的箐口村花果满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将来,箐口村还要建成山地生态旅游综合体。

  产业革命的推进,有力地支撑了箐口村脱贫攻坚。2016年,全村462户1794人中,贫困人口有229户96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4%,是个典型的空心村、空壳村。2018年,箐口村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还带动了周边4个村发展。

  靠发展产业脱贫奔小康,箐口村是全省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捷的一个缩影。

  2019年贵州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最有效、最直接、最管用的途径。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统一思想,高瞻远瞩,作出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战略部署。由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组建工作专班,高位推进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业、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等12个重点特色产业。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在哪里干?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缺乏平原支撑的山地贵州来说,坡度6度以下的坝区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关键所在。据2018年的摸底调查显示,全省连片500亩以上的坝区共有1725片,总面积488.6万亩。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必须抓住坝区这个关键,做示范、打头阵。

  成立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各地、各单位坝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和督促。市、县成立相应机构。省农业农村厅组建工作专班,下设6个工作小组,负责坝区日常工作。省大数据局牵头完成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大数据平台搭建,完成地理信息、气象、土壤等数据的整合,形成坝区“户籍档案”,为坝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年来,全省紧紧抓住500亩以上坝区这个主战场、主阵地,引导各种资源要素集聚,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遵义市创新提出“坝长制”,对全市228个坝区实行“坝长制”管理,建立“一个坝区、一名领导、一套方案”工作机制。抓住“关键少数”,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4名领导均分别领衔一个坝区担任“坝长”,列入市级坝区重点调度,其他县级领导担任县域内其他坝区“坝长”,落实责任到人到坝,确保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有成效。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村民们迁走祖坟、平掉田埂,把一家一户的“三尖八角田”连成片,在坝区统一修建机耕道、灌溉沟区、水肥一体化喷淋设施,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兴高采烈的人们自编了一段顺口溜: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喷滴灌、机械化,标准化、新农业,一业主、多业旺,村民企、心连心,百姓富、生态美。

  坝区搭台,产业唱戏。一年来,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中,蔬菜、辣椒、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主要布局在坝区。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发展“专精特优”农产品,坝区成为贵州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发展产业是手段,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得到收益,实现脱贫增收是目标。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实施意见》。明确要通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紧紧围绕12个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走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之路,培育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坝区农民收入比全省农民收入至少高30%。即使不在坝区的贫困农户,也可以通过异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当中来,分享坝区发展的红利。

  按照这个思路,全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民脱贫和增收。

  在岑巩县大有镇,统口村引进企业发展公司发展牧草种植、种苗培育、饲料生产、畜禽养殖、食用菌材、新型环保板材、生态纸浆、生物质能源及新材料等产业。村组建党建联社组织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整治、除草、施肥管理、牧草收割、种苗代育、加工青贮饲料、种草卖草等方式获得收入。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优质牧草2400多亩,养殖肉牛1200多头。预计2019年分红50万元,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村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00万元。

  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兰生村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辣椒产业,合作社统一供种、技术服务,企业按照订单保底价统一采收,让农户可以放心种植、稳定增收,成为遵义市的脱贫攻坚示范点。

  通过利益联结形成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负责产品销售,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有效地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一年来,随着产业革命深入推进,12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连战连捷,脱贫攻坚捷报频传。

  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省共有6.8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省88个县(市、区)的所有乡(镇)全覆盖、12个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78家,共联结合作社11016个,带动农户211.82万户,增收144.18亿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8.34万户,户均增收7005元。

  送别2019年,迎来2020年,决战脱贫在今朝!全省上下越战越勇,士气高昂,产业革命正当其时,产业振兴方兴未艾!(记者 陈毓钊)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