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奋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07.10.2017  13:08

共建共享 文化惠民

——贵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掠影

  ■ 题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五年来,贵州积极构筑“精神高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大力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精心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文化旅游品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过去五年,贵阳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落实省委精神,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贵阳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三足鼎筑”精神大厦现雏形。贵阳,正逐渐成长为一座有文化厚度、有人文温度的城市。

  花溪河畔,名家满座;大成山麓,读者如云。9月21日至24日,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举行,10万余种国学图书参展,叶小文、阎崇年等知名学者与读者互动,为贵阳读者带来了一场“家门口”的书香盛宴。

  对贵阳市民来说,这样的“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正越来越多——

  在贵阳孔学堂,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定期前来举办讲座,市民可在“家门口”与名家面对面;

  在筑城广场,每个周末举行、已持续五个年头的“市民才艺大赛”,让市民在“家门口”秀才艺、展风采;

  在各个社区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让市民可在“家门口”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建起一批文化地标,打响一批文化品牌,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五年来,全市上下立足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奋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带动多方共建共享,推动文化惠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补齐短板创建“国家示范

  2016年,贵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65项指标100%达标,大部分指标优秀”“全面达标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成效显著”……国家验收组的实地验收评价,折射出贵阳补齐短板、做优长板的不懈努力。

  近几年,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贵阳破解难题,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机构建设。一方面,加快城市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为市民打造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室建设,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百花齐放的群众文化品牌。贵阳开展了“道德讲堂”“筑城大舞台,逐梦展风采”“文化惠民贵阳社区行”“阳明读书会”“戏聚星期五”“百村千场公益电影演出”等多种活动共10万余场次,惠及约850余万人次;高品质文化活动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收获多个全国奖项。

  保持文化产业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14.27亿元,占全市GDP的3.6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截至2017年8月,贵阳市文化产业单位达6700余家,拥有从业人员7万余人。

  “五张名片”丰富城市内涵

  500多年前,王阳明被贬谪修文,默坐澄心,“阳明心学”由此诞生,贵阳也成为王学圣地。

  近年来,贵阳深挖阳明文化内涵,努力构筑贵阳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三足鼎“”的精神大厦,丰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内涵——

  修文县围绕阳明洞等历史遗迹,打造“阳明文化园”,举办中国·贵阳(修文)国际阳明文化节;云岩区依托辖区的阳明祠,举办“走进阳明祠良知行”阳明文化接力系列活动、“良知行·阳明文化接力”活动;贵阳孔学堂举办阳明学系列讲座20余期,邀请知名心学专家开坛论道……

  以阳明文化为引领,贵阳奋力打造阳明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时尚文化“五张名片”,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将生态文化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使之引领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研究,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空间;培育和发展民族时装、时尚旅游等新兴时尚产业,着力打造时尚之城……

  在贵阳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晓昕看来,以阳明文化引领打造“五张名片”,这条独特的“贵阳路径”,铸就了城市精神,坚定了贵阳人的文化自信。

  共建共享盘活文化资源

  如何最大程度盘活公共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惠民?贵阳不断探索共建共享,走出一条利用社会力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子。

  共建是共享的前提。贵阳市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博物馆、影剧院、图书馆、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51个遍布社区、商场等人流密集地的“图书馆小站”,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精神大餐。

  目前,有民营资本投入的贵阳孔学堂、方舟戏台、贵阳交响乐团、“多彩贵州风”歌舞晚会等,已发展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阵地、文化品牌。贵阳孔学堂每个双休日开设的公益讲座,已举办近500余场,累计听众超过20万人次。

  我市还通过“文化云”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发展,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共建共享推动了我市文化创新发展,繁荣了全市的公共文化,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弘扬了城市精神、激发了城市活性,全面提升了城市文化魅力。 (记者 刘辉 汤欣健)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