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贵阳立足交通优势 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14.10.2017  02:38

  五年来,贵阳立足交通优势,引入外部优质资源,打通创新要素聚集通道,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扩大朋友圈 按下快进键

  题记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营改增”全面推开,市属平台公司向实体化转型发展,“六统一”土地出让和供给制度全面施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建立“借、用、还”一体化投融资运行机制,综保区应时而生,高新区、经开区双双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和高铁、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政策优势等,近年来,贵阳以开放的姿态跨越大山,引入外部优质资源,打通创新要素聚集的通道,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日前举行的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用好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四轮驱动”加快发展,促进生态环保创新资源向贵阳集聚,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爽爽贵阳新未来。

  “这款进口洗洁精还不到十块钱,比网上代购还便宜,而且更让人放心!”近日,在位于大营路与贵开路交接处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东安店2楼,市民乔秋实一边选购商品一边向记者介绍。

  “这里的商品来自20多个国家,涵盖家居日化、化妆个护、酒类、餐厨用品等七大类,为市民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为市民节省了开支。”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东安店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日常生活消费以进口商品为主的三口之家为例,每年对于进口商品的部分刚性需求,按照18支牙膏、10瓶洗洁精、5瓶洗衣液、200瓶牛奶的需求量来估算,一年大约可节省3500元。

  在本地就能买到进口商品,让贵阳市民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事实上,这仅仅是贵阳构建开放平台,培育带动区域发展开放高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的一项惠民之举。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五年来,贵阳市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挺立开放前沿,打破与外界人才、信息交流的壁垒,搭建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技术的平台,形成追赶、拉动、助推发展的长效机制,汇聚创新“源头活水”,助力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

  短短五年,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成为统揽开放创新的总平台,贵阳综保区应时而生,并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和电子口岸建设,申报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并启动贵阳综保区二期建设,强化综保区保税加工、物流、贸易、金融等核心功能。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完成贵阳航空口岸改造,产业集聚初见成效。高新区、经开区双双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构建了“四轮驱动”开放格局。

  不仅如此,这五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嘉宾每年相聚在这里享受生态红利;成功打造数博会国际品牌,每年全球5万余嘉宾在数博会上共话大数据未来;酒博会每年交易额飞速增长,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余采购商云集贵阳,第七届酒博会共签下547.9亿元的大单,“贵州茅台”影响力覆盖全球……

  五年来,贵阳市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扩大与港澳台、东盟、欧美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积极参与贵广高铁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与广西北海合作共建“北海贵阳港”,深化与港澳台经贸交流合作,引进阿里巴巴、惠普、中兴、京东、万达、西门子、亿赞普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截至2017年2月,贵阳与美国、瑞士、德国、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463.44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9.1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10.91亿美元。

  回顾“十二五”,贵阳市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000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0.72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44.7%和47.1%。“十三五”以来,贵阳确定了“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的主要预期目标,将持续创优开放平台,做强“四轮驱动”实体性平台。经开区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千亿量级园区,建成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高新区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贵阳综保区建设全省国际化引领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桥头堡”、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新引擎”、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国际化山地保税新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大数据创新为导向,以综合服务业为指向,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活动性平台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带动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拓展开放空间,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市场大循环,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引进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超过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记者 吴伟剑)

  大事记

  ●2012年,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经开区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贵阳市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会展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013年,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为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启动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成立驻京投资促进局,选派77名干部赴京挂职。

  ●2014年,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精彩亮相,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写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打造了全省对外开放合作的制高点。

  ●2015年,贵阳和广西北海合作共建“北海贵阳港”。

  ●2015年,形成“四轮驱动”开放新格局,贵阳综保区一年通过国家验收、当年实现封关运行,航空港经济区一年拉出总体骨架,高新区、经开区作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一年亮出新形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高标准举办数博会、众筹大会、电商峰会、中国——东盟教育周、酒博会等重大活动。

  ●2016年,贵阳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2017年9月29日,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举行。会议提出,要用好对外开放平台,坚持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与时俱进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推动“四轮驱动”加快发展,促进生态环保创新资源向贵阳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