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乡老人的35载植树故事

19.03.2019  10:22

吴庆贤(右一)和村民在巡护山林的路上。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新华社贵阳3月18日电(记者汪军)行走在绿油油的杉树林中,头发花白的75岁侗族老人吴庆贤身形矫健,精神矍铄。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他35载引领村民造林5万亩的故事远近闻名。

  黎平县地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总人口56万中有侗族人口约40万,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如今,这里山清水秀,处处皆绿,单是双江镇的森林覆盖率就超过了70%。

  然而,时间倒回至20世纪80年代,四寨村处处是荒山野岭。吴庆贤回忆,曾经冬天草木干枯的时候,村民会将荒山一把火点燃,好让来年春天长出野草,以便在山上放牛。

吴庆贤获得的“全国绿化奖章”。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可是,当地一年四季多雨水,只有森林才能保持水土。“没有树林,村民的生产生活随时可能遇到麻烦。”吴庆贤说。此外,珠江也发源于此,生态保护就更显重要。

  20世纪80年代初,吴庆贤打定主意要种树。他一开始到有杉树林的地方去寻找杉树苗,第一年找了1万株,用农闲时间全部种了下来。第二年,山上没了杉树苗,他就到湖南去买,一株5分钱。再后来,为了鼓励和支持植树造林,政府开始发放杉树苗。

  “当初贷款买杉树苗,前后贷了4万多元,后来本金利息加起来,欠了银行16万。”吴庆贤说。他单干了8年,后来村民们看到树林长出来,似乎心里有了盼头,于是周边7个村都被他带动,自觉开始种树。

  同村村民吴显荣,自1983年以来,前前后后种了五六十亩杉树。他说,种树是件好事,家家户户种。他村里的杉树,最大的直径已经达到40厘米。

吴庆贤和他种下的杉树。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如今,在双江镇,许多人都在吴庆贤的带领下养成了热爱植树的习惯,过去那些“野火能烧尽”的荒坡,已经被丛林“染绿”。高耸入云的杉树,成为侗族传统建筑木瓦房和花桥的主要原材料。

  由于在植树造林方面做出的成绩,吴庆贤曾获全国绿化奖章。2016年,他获得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和第五届贵州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金色的阳光透进杉树林,打在吴庆贤的背上,这位致力于造林35载的老人还将为这片绿林发热发光。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