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旅游开发唤醒文化“富矿”

04.03.2015  18:36

旅游开发唤醒文化“富矿

——雷山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实现经济转型新观察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4日电  雷山以独特的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旅游收入赚得盆满钵盈。去年,雷山县共接待游客478.5万人,同比增长2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8.4%,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创历史新高。

    十年前,旅游收入对于雷山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如今却成为了雷山人民最热门的话题。

    雷山之变,变源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征程,雷山县委、政府决策层审时度势,坚持先行先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做足苗文化“文章”,走出一条具有雷山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后发赶超之路。

     开启文化旅游资源“基因库

    吊脚楼、风雨桥、苗族歌舞、银饰、剌绣,雷山2000多年苗族文化有形标识。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遗风在这里依稀可见。素有“天然民族博物馆”美誉的“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清末民族英雄杨大六的故乡——郎德上寨等,构筑了绚丽多姿、多元唯一的文化旅游资源“基因库”。

    以节搭台,开启苗文化资源“基因库”。雷山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苗年活动,诚邀美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外的苗族同胞参与,共同分享苗族文化盛宴,农耕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歌舞文化、婚俗文化等苗族文化体系在世人眼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不断提高雷山对外宣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苗文化,让世界了解雷山,让雷山走出深山迈向世界,成为推动雷山经济转型强劲引擎。

     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

    文化是神,旅游是形,神形兼备,才具恒久的魅力,才有坚挺的实力,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雷山“转方式、优结构、强产业、增就业”新引擎。

    该县坚持哪里有苗文化,旅游开发就跟到哪里;哪里搞旅游开发,苗文化就在哪里得到挖掘、传承与保护,实现苗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共生耦合、同频共振。目前,该县的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雷公山、大塘新桥水上粮仓、麻料银匠村等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声名鹊起。同时,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苗年、苗绣、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仰阿莎和苗族贾理等13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该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群众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西江苗寨80%的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涌现出李珍、李光雄等一批农家乐和银饰加工典型代表,带动了一批种养殖农户。

     园区建设聚集文化旅游张力

    早春,寒气袭人,但在总投资1.2亿元的营上综合服务区场平工地上,十来辆工程车来回穿梭,施工场面高潮不减。这只是西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雷山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推手,近年雷山重点打造西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雷公山蚩尤苗族文化园区和陶尧苗族生态博览展示区,形成三个民族文化廊带:西江至县城22.3公里城镇一体化的民风民俗经济走廊带,巴拉河乡村旅游文化走廊带,雷山融入凯里苗族文化经济走廊带。

    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该县成立了副县级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今年年初,成立了“雷山县播捌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拓宽园区的投融资平台。该县积极储备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涉及资金200多亿元,涵盖苗族祭祖文化、图腾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苗医文化、动漫基地、民族工业、民族旅游等领域。

     文化软实力绘就旅游名县

    夜幕降临,登上马家屯坡顶俯瞰,丹江河两岸的“吊脚楼”、风雨桥、铜鼓广场、树和水被五光十色的灯光灯光透过白雪,勾勒得色彩斑斓、白里透红、交相辉映,耳边不时传来对璀璨夜景的赞美声,按动相机的快门声。

    可谁知道,十年前的雷山县城,脏乱差挤可是出了名,市民怨声载道。今天的美景如此出众,得益于县委、政府对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高度认识。

    该县以文塑城,文城互动发展,着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该县十分注重苗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和传承,把文化元素传承在有形的建筑物上,把文化精髓体现在无形的节庆载体中,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让苗族文化之脉永续传承下去。十年来投入资金10.5亿元,高标准完成了民族文化体育中心、苗族银饰刺绣创意中心、县城污水处理厂、木鼓广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了县城特色餐饮一条街、临水酒吧、茶吧等项目建设,新增县城规划区面积达20个平方公里。

    雷山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文明县城”,一座“绿在城中、桥在水中、房在画中、人在美中”的“宜居宜业宜旅”魅力新雷山徐徐展来。(潘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