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人和他的千万家业

18.12.2014  09:18

 

 

 

      在麻江县只要提及秦主学知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许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视力残疾却身残志坚,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因为他开办了一个生态农庄。

        他的农庄在1100米的群山深处,四边的山峰将平山生态农庄托举着,使得农庄像一只香炉,更像云贵高原的一只宝鼎。还未进入农庄就听闻鸡叫声此起彼伏。1000多只鸡在冬日的草坪上觅食,场面蔚为壮观。

        驱车前进,鲜花布满公路两侧,路旁的空地上几位农户正在薅草种菜。水塘边一群鸭子正在游泳嬉戏,划起一片波浪。附近一个水塘里的一群鹅显然没有因为人们的到来有丝毫惊慌。在生态山庄的一个小山包上,水车正在咿呀咿呀的转动,金鱼和鲤鱼摆动着尾巴卖弄身姿相互比美。生态农庄里设置了一个洁净的厨房,这个季节的野菜,南瓜藤,红苕叶以及各类说不清名字的野菜洗净了正准备下锅。

        在厨房附近有一个职工食堂。食堂临空而建,绿树环绕,风景绝佳。清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秦主学坐在副驾上自豪地介绍着:“左边是金秋梨山坡,右边是葡萄基地,后面是蓝莓基地。满山都是宝。

        在职工食堂旁,生态农庄的杨梅树围绕在棋牌室边,棋牌室供前来游玩的游客娱乐之用。

        秦主学的生态农庄始建于2011年。视力残疾的他从未将自己当做一个残疾人看待,反而比普通人更加努力,当年他和侄子秦华投资500多万元将原来的几间茅棚推倒后,建设一个生态农庄办公室、娱乐室、烤酒厂,养猪场。由于前去游玩的游客太多,他们投资20多万元的人工费,用来硬化修缮进农庄的道路。以前建设农庄花费在挖机上的钱就达10多万。于是他硬起心肠购置了一台48万的挖掘机。现在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养猪场。

        沿着新修的道路前去参观,秦主学的养猪场里面有不少名堂。养猪场外一排秸秆竖立在养猪场门口犹如标兵一般。秦主学说,秸秆既可以做猪食料,又可以当柴火。

        进入猪场先经过一阵液化气消毒过道。过道以西是一个可容纳100多头黑毛猪的猪舍,猪舍里,记者并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据秦主学介绍说,猪场里采取一种高科技技术,反腐摸索得以成功,所以闻不到难闻的味道。猪饲料从凯里雪花酒厂等地购买原料,用益生菌发酵后喂食,保证了猪食的安全。今年猪场年出栏生猪700多头。纯利润有18万元左右。加上2000多只生态鸡,1000只鹅,1000多只绿壳蛋鸭15万元的纯利。一年的收入就有33万元。

        农庄建起来后,游客每天都有两三桌,多的时候有8桌。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成绩。2012年夏天,一位上海知青来到麻江走“亲戚”。“亲戚”就带他到生态农庄游玩。吃着生态的蔬菜、喝着农庄自酿的酒,饱览完农庄的风景后,他无限感概,“这里风景绝佳,空气又好,上海哪里去找这么漂亮的地方去啊。下次我一定带家人前来游玩,特别是要尝尝特色腌制的腊肉。

        正是这样无心的一番话语让秦主学萌生了腌制腊肉的想法。2013年底,秦主学用黑毛猪试着炕了10头猪的腊肉。全部是预定的,结果全部被抢光了。今年他打算扩大腊肉生产的规模。

        麻江县残联理事长赵光辉说,秦主学虽然视力不好,但是他有干劲,他让农庄一天一个样,农庄吃住娱乐都可以,四季都有野菜。他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问题,还办好了农庄,解决了10多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他们在里面包吃包住,秦主学一个月光工资就要发3万多元。做出了不大不小的贡献。

        对于未来秦主学有无限憧憬,他说:“我最自豪的是农庄选了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空气,以后争取增加养羊场地,设计成烧烤、健身、娱乐、老年活动场,会展培训基地,将生态旅游发展更好,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

(王道东  罗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