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啃掉贫穷“硬骨头”
17.09.2015 12:00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驻村干部如何做到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必须花‘苦力气’,思想上牢记一心为民,工作中善于啃硬骨头。”杨应昌是万山区政协支边办主任,亦是敖寨乡中华山村“第一书记”,虽已年满40,但干起工作有魄力、有激情,一点也不必年轻小伙差。 中华山村是敖寨乡的贫困村,为解决村里无钱办事、群众荷包干瘪的局面,他深入实地找“病根”,走进群众寻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既能守住青山绿水,又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探路:寻求妙计有良方 “咱们村目前有3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凑合,但村里资金运行依然不畅,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偏弱,这样下去可不行,得立马想法子改变这个现象。”刚进村杨应昌便摸清了村情,他组织村支“两委”、村民组长、党员及群众代表共同召开座谈会,提出自己的发展想法。 通过连日走访,杨应昌了解到中华山村有“贵州鼎祥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万山区荣忠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华山村农家乐餐馆”三个村级集体经济,分别靠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房屋出租三种方式增加收入。租房屋收入不高,入股只能盼年底分红,遇上企业效益不好时,所得到的收入就更少。 杨应昌见旧的发展思路行不通,他便组织村支书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学习取经,切实提高他们在政策、知识、服务、履职方面的能力,打开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除次以外,他还主动深入22个村民组,一边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一边做好精准扶贫排查摸底工作,一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特别是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对发展的看法,寻求致富良方。 思路:披挂上阵不退缩 “咱村最适合发展食用菌,我们到扶贫办去申请集体经济项目款,再动员贫困户,让他们把精准扶贫资金拿来入股,这不就解决了无启动资金的问题了。”杨应昌集大家智慧,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思路定下后,杨应昌说干就干。他主动帮助写申请,向区委扶贫办申请集体资金项目款,同时,还与村干部一起深入贫困户家中做宣传,争取大家的支持,希望他们每人入股50元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底分红时,纯利润的60%用于贫困对象,20%用于村级积累,20%用于管理人员的奖励。对于外出务工且无法联系的贫困户及不愿入股的贫困户,本轮暂时不纳入扶贫范围,对于一时拿不出钱的贫困户,采取灵活多样的入股方式进行入股。 “这个想法好,我愿意入股进来跟着村里好好的干,干到过年大家好分红。”村民田桂花对杨应昌的想法非常支持,并参与到动员队伍中来,鼓励其他贫困户一共入股。 出路:精准“号脉”创品牌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我们厂房设施搞好了,生产机械调试好了,每天几十个工人要生产1万棒食用菌,预计年底分红时经济效益约350万元。”投入30万元集体资金与扶贫资金捆绑发展的思路总算是走通了,福兴农业成立了,村支书毛照新高兴得合不拢嘴。 杨应昌与村干部把思路告诉乡政府,在他们的支持下,与乡农村商业银行贷款60万余元用于机械、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运行中,杨应昌提出以“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生产菌种、菌袋发放给贫困农户进行生产和种植,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这种产业两头在合作社,农户在产业中端的生产模式,既实现村委会统一管理,最又大限度地降低了贫困农户的生产风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这两天,出菇棚里的食用菌长势喜人,杨应昌又提出了下步思路:“这次我们只鼓励精准扶贫对象入股,如果发展得好,咱明年过大规模,让全村的人都入股,都富起来。” 杨应昌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一边继续想着带富大家的办法,一边走进大棚参与劳作,与群众打成了一片。(金婉秋)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17.09.2015 12: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妇联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部门部署开展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