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驻村培训”

07.07.2015  18:08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7日电 “这次培训与以往不同,动静结合,不枯燥,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了解了驻村有关知识,也倍增了驻村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参加完6月19日平坝区的驻村培训会,十字乡青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越幸福感慨万分。为增强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实效,平坝区精心谋划,聚焦驻村难点问题,改变培训方式为81名“第一书记”进行任前集中培训。

     驻村干部讲驻村故事 以事感人

    14时45分。

    优秀的驻村干部代表上台,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述说了他们驻村的点点滴滴,“要把自己当村民,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群众会慢慢接受和认可你。在村里,我学会了如何处理矛盾,体会了与群众拉家长摆龙门阵的妙处,通过驻村,使我更接地气。”来自区委组织部的驻村干部胡亮在交流发言中如是说。

    “在塘约村,我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心一意帮助村里寻找发展的路子而已。摸着良心讲,我驻村对得起群众、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来自区委宣传部的驻村干部代表张宏在发言中说到。

    真切感人的交流发言使在场的81名“第一书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时阵阵掌声仿佛还在耳畔萦绕。

     观看身边人拍摄的微电影 以情励人

    15时10分。

    会场窗帘徐徐关闭,灯光昏暗,区企业工委专职委员杨发智,轻轻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山魂》二字格外显眼,与会人员犹如进入了时光隧道,故事讲述了1977年党员杨伯光服从组织安排,分配到了平坝县国营大坡林场后,组织职工种树、挖出林界等工作。为守护林场所属条件艰苦的海巴塘林区,在没人愿意去守护的情况下,杨伯光主动请缨,孤身一人到海巴塘开荒种树、带动群众退耕还林1万多亩,造就了一片青山守林近20年的感人事迹。

    “人家杨伯光在林场种树守林20年如一日,我们如果还不能坚守每月驻村20天的要求,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平元村“第一书记”陈德林如是说。

    15时30分,另外一个专题片接着上映,主要讲述了全省优秀驻村干部萧静助民发展的故事,当看到他孩子出生时,他还在村里为村民办事不能回家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萧静离开了,村民挽留的眼神还历历在目。“萧静的事迹打动了我,驻村就应该向他学习,要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和为民服务的方法。”向阳村“第一书记”陈辉激动地说。

    “这种方式安逸,以前培训都是讲大道理,散了会什么都记不到喽,这次培训很生动,通过视频画面,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驻村方法。”白云镇高寨村“第一书记”秦友成不停地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