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100工程”挑起贵州经济发展大梁

06.02.2017  17:32

    100个产业园区,

    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100个旅游景区,

    100个示范小城镇,

    100个城市综合体。

    201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5个100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其作为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2013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5个100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了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环保、人才等七方面26条支持措施。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当年,全省实施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新增入园企业3700户,建成标准厂房511万平方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1400多户,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85万亩。制定实施加快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十条意见,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建成30个主导功能建筑。启动建设21个示范旅游景区,新增4A级以上旅游景区8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此后,全省对“5个100工程”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生产要素持续聚集,发展力量持续集中。

    四年来,全省上下以“5个100工程”为重要平台,强化目标导向,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调度分析,强化精准服务,招引落地了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了一批项目,建成投运了一批项目。“5个100工程”已经成为贵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有效抓手。

    四年来,全省“5个100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9万亿元。以“5个100工程”为核心,全省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建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其中,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让贵州从产业发展的追随者一跃成为引领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落户,富士康、美国高通等世界知名大数据企业相继入驻……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以100个旅游景区为龙头,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风行天下。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收入分别从2013年的2.68亿人次和2370.6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31亿人次和5028亿元。

    以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贵州念好“山字经”,种下“摇钱树”,打出“特色牌”。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特色食粮、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飞速壮大,走出大山。以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黔货出山”,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年来,贵州以“5个100工程”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打造了贵州开放集聚发展平台。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年增加,四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2.65万亿元。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入驻贵州。2016年8月,贵州省获国务院批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5个100工程”的实施,尤其是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推手。全省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8.2%提高到2016年的44.1%,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其中,仅2016年就完成城建投资1600亿元,137万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落户,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78万人。

    在“5个100工程”的支撑下,2013年至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95万亿元。全省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得到有力巩固,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3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仅为8006.79亿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就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到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7万亿元,增长10.5%,增速连续六年居全国前三位。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2016年为1.5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其中,2016年全省“5个100工程”共完成投资538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4%。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112个,签约资金8234.8亿元,到位资金3694.9亿元,资金到位率44.87%。

    “十三五”旗开得胜,新征程首战告捷。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将继续坚持把“5个100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引导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园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示范小城镇绿色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体功能配套,提升重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完成投资3900亿元。(记者 陈毓钊)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