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因不诚信导致经济损失年超6000亿

22.08.2014  19:50

原标题:中国企业因不诚信导致经济损失年超6000亿 工程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正式运营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晓萍 实习记者 薄玉迎):今年以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在6月份与此相关的规划纲要公布后,各部门都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据国家发改委官员22日透露,每年中国企业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在个人信用统一代码、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使用方面,有多项工作正在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于当天正式开始运营。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22日在北京透露,每年中国企业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

当前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贸易、学术不端等现象依然屡禁不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人民群众也是反映比较强烈。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那么每年造成的损失在6000亿以上,同时诚信缺失问题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今年6月份,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里程碑事件,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该规划明确规定了到2020年要进行的34项重要任务,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信用信息的平台。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丽群说,目前,信用信息整理和使用中的最大困难就是这些信息散落在多个部门:“央行在1997年开始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也是在2006年1月份的时候正式运行的。从用户的情况来看,拥有自然人的数目就达到8.2亿,企业达到了1859.6万户企业,这些企业建立了企业档案。从银行的这个情况来看呢,基础信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情况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像税务、质检、工商、海关这些数据,我觉得还需要有一个整合,都将各方的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里头,才能使这个信用体系建设能够得到大的推进。

根据规划的内容,到2017年,我国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田锦尘说,目前他们已经牵头开始了这项工作,希望形成全国范围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这项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国家发改委在牵头做,目前正在开展立项工作。我们的想法是在全国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所有的市场主体它的这个信用信息以后都能通过这个平台为接口,能够把所有的信息都查到,把目前存在的一些相互分割的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能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自然人的信息现在公安部建立了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这样一个平台。”      

22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召开会议,就行业内部的不诚信问题进行探讨,并表示要加强行业内信用等级信息、优良信息和不良信息的采集。未来,因为质量安全事故、市场违规行为、恶意拖欠工程款等行为都将被列入不良记录黑名单。一些不良信息还将在行业内或者全社会进行披露。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曹玉书说:“我们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公开方式,做到信息披露的真实、及时和充分,形成动态、适时、延续、合情合规合法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工程建设活动在阳光下运行。

据了解,工程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22日也正式投入运营,全国7000多家总承包一级的企业被纳入,将以统一代码为基础,进行实名制信息登记和共享。未来,诚信企业将受到科技创新等扶持,而信用记录差的将遭到限制或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