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吉卜赛村”:世袭《周易》的“流浪一族”

09.04.2016  16:11

中新社兰州4月9日电(记者 冯志军 魏建军)春耕伊始,甘肃永登县薛家湾村64岁的农民高作祯并不为农活“分心”,来自全国各地的邀约电话和络绎不绝的“访客”,使得他和村里其他一些世代承袭中国传统《周易》、并以占卜、预测活动为职业的农户,开始了新一年的“流浪”。

地处古丝绸之路沿线的薛家湾村自清乾隆年间建村以来,因当地村民长期表现出普遍性的“不善农耕”、“举家流浪”等“另类”生活方式,并在现代社会继续着占卜和预测(算命)活动,而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一年有近百次外出机会,最远被邀请去过北京、山东等地,还有一些海外人士慕名而来。”近些年走南闯北抢尽了“风头”的高作祯在当地颇具名望,他脚上适合田间地头的一双布鞋早已被舒适的品牌休闲鞋取代。

据当地官方组织编撰的《中国的“吉卜赛人”》一书记载,解放前,薛家湾人十之八九没有田地,全靠举家外出算命为生,家里除了土炕再无其他家具,很多人家的门窗都是用泥巴糊上,回来再扒开,有的甚至没有一间住房,外出返乡就住在附近的山洞破庙里。

随着社会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薛家湾与外界的距离被不断拉近,一些古老的封建习俗亦在悄然改变。近年来,不仅来此的“访客”、学者和媒体络绎不绝,当地也有村民索性打破“规矩”与外村通婚,长期被冷落的农田在被重视后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

尽管如此,如今在薛家湾村140多户人家中,看手相、相面、推八字、占卜……不少人对此活动并不陌生,且各家有各家的祖传“秘诀”,算命手艺从不外传,严格遵守着父传子,母传媳的规矩。

相较于从前“边行乞边占卜”的颠沛流离,如今这一职业的回报颇为丰厚。“如果别人有事求问于他,本打算给100元(人民币,下同),但事后却给了800元,这种事例比较多的,你说准不准?”甘肃永登“吉卜赛”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生孝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占卜活动是否准确”时反问。

过去一听到“占卜、预测”活动就被贴上“迷信活动”的标签,但两者应被区别对待。李生孝解释说,《周易》是中国最早、最优秀的文化宝典,被列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薛家湾人正是把此和自己传统的算命术进行了融合,以“另类”面目和形式在现代社会继续。

其实,这种纯个人行为的占卜、预测活动,跟欧美早就盛行的、国内近年兴起的看心理医生所产生的效果是殊途同归的。”李生孝分析称,占卜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医学”,一般是通过语言诱导或察言观色等途径,推算出过去的事情,相当于医生诊病,诊出来后的“治疗”阶段,则是一种心理暗示。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有关对于“占卜预测”和“风水学”之类的“定位”问题在坊间争论未休,不过一些民间培训机构和专家学者在近年已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习,甚至有高校在几年前就开设了类似“建筑风水学”的专业课程,引网友持续热议。

对于祖祖辈辈多以此为职业的薛家湾人而言,“占卜预测”的传承问题却不容乐观。年逾花甲的高作祯表示,准确占卜必须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丰富知识储备水平,但历时数十年的学习过程极为艰辛,且要颇具天赋,但眼下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勤奋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