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国际资本论坛举行 大咖纵论企业如何走出去

25.10.2015  06:20

华西都市报讯(见习记者杨尚智)自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便成了今年的主旋律。那么,川企该如何走出国门?24日,在中国西部国际资本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和德勤中国合伙人金建对此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刘永好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建厂,而在发达国家则应该以并购和合作为主。金建则认为,中国民企“走出去”的成功率高于国企,是由于民营企业更加善于利用资本的手段,而国企用人民币大肆并购和投资国外的市场,在当下并不适宜。

刘永好/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投资策略应有不同

刘永好介绍,新希望集团的国际化已经在实施中。他说,新希望的工厂已经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的省或直辖市,但是,由于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国内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毛利越来越低,制造业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怎么办呢?我们在国内继续做得更好的同时,开始大踏步走出去,首先是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然后再到俄罗斯、南非等。”刘永好说,在这些国家,新希望的方式是就地开工设厂。

但是,刘永好发现,这种投资方式用在发达国家并没有优势。“发达国家很多产业都已经基本定型了,他们的品牌、技术、实力都不比我们差,在那建工厂很难生存。所以我提出来,在发达国家和资源好的国家,我们应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去开拓国外市场。

刘永好说,通过这个策略,新希望首先在新西兰,跟当地的牧厂和大企业合作,在当地组织奶源、加工、申请批文、申请出口,最后把产品卖到中国和世界各地;在澳大利亚,新希望收购了当地的大型肉制品企业,除了农牧业,新希望的触手还伸向了澳大利亚的房地产业。

金建/

民营企业出国生存率更高

只因善用资本手段

金建并不赞同刘永好的收购外企的观点。他说,由于目前人民币尚未国际化,对中国的企业在外投资建厂很不利。

他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需要更多利用资本的手段。“准备一大袋的钱,像土豪一样去外面去收购,很愚蠢。在国际市场通过发债、私募等手段,利用外国人的钱来赚外国人的钱,最后的利润到自己的口袋里,这才是高明的企业家。

金建说,目前走出国门的企业中,普遍的状况是:资金雄厚的国企成功率不高,但是资金相对薄弱的民营企业反而进展较为顺利。原因何在?“很多民营企业家,投资这投资那,其实兜里没有钱的,用的都是别人的钱,但是最后赚的利润归他,这就是资本运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