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首届民博会: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决赛侧记
7月24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决赛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278名能工巧匠、108名“绣娘”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同场竞技。
安顺蜡染、雷山银饰、遵义藤编、黔西南被面画、从江苗绣、平塘牙舟陶……一件件构思精致、做工精湛、造型精美的参赛作品琳琅满目,彰显着多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蓬勃生命力。
高手在民间
从今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升级为“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本届博览会设置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书法绘画大赛等四项赛事。经过9个市州、贵安新区分赛区选拔,全省共有314件设计作品、278名能工巧匠、108名刺绣选手和304件书法绘画作品跻身总决赛。
在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现场,从江县参赛选手韦祖英埋头用针头一针一线地绣着刺绣图案,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将绣花针运用得游刃有余。
“刺绣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手艺活,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韦祖英15岁那年,母亲便手把手地将破线绣这门苗绣技能传授给她。前些年,在“两赛一会”活动的影响下,当地人开始积极把苗绣手艺推向市场,既传承技艺又增加了收入。
“我去年发起成立刺绣合作社,现在聚集了村里的30多个绣娘,制作苗族手工刺绣,产品从衣服、鞋子再到配饰、包包。”
从一个人经营刺绣店到带动大家一起干,韦祖英不仅是看到了苗绣市场的火热,更源于她希望发扬传统民族技艺的心愿。
同样是手工刺绣,望谟县选手韦树章的作品则是不同的创作风格。在一张白色的土布上,她用黑线刺绣描绘的喜鹊活灵活现,娴熟的手法将每一根线条勾勒得恰到好处。
这名朴实的布依族妇女是墨画被面的传承人,笔下灵动的构图和画面来自她对日常生产生活的点滴展现。原本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被面画,如今成了走俏市场的商品。
“现在我教了12个徒弟,这让我很开心。”韦树章笑着说,自己开了一家刺绣厂,来自广西、广东等地订购被面刺绣的订单不断,土布画的价格比以前高多了,年轻人也开始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创业激情高
省组委会副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杨静介绍,这次大赛创新了评审方式,能工巧匠选拔特意设立青年组,更加注重调动年轻手工艺人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提供平台鼓励大众创业,实现民族民间工艺后继有人,推进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传承以及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开发。
在德江县参赛选手张俊的展台上,摆放着很多大小不一、形态传神的人形木雕。他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些作品的设计图全在自己的脑子里,我靠的不是什么高精尖工具,就是自己的头脑和双手。
张俊20岁出头便到浙江一家木雕家具厂打工,渐渐掌握了木雕手艺,同时也看到了木雕工艺品的市场潜力。
揣着自己十几年打工的积蓄,2012年张俊回到家乡创办工艺品雕刻厂。“决定返乡创业不是一时冲动,除了看准了市场,省里重视和支持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创业信心。”
据悉,省政府将出台政策,对获奖的能工巧匠予以个人待遇的相应支持及产业化发展的有关帮助。
面对大赛的诸多“红利”,参赛者们鼓足了劲,拿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让评委和观众称赞不已。
一根贵州本土的金丝楠木,顺着它原有的木头形状,雕刻成一幅五只猴子相互拉扯、沿着树干向上攀爬的形象。来自铜仁的参赛选手田仁啟将它取名为“青猿至上”。
在田仁啟看来,“青猿至上”这件作品诠释了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正能量。“这个木雕作品有两大亮点,一是原材料产自本地珍贵的金丝楠木,二是耗费了很多时间多人合力才创作成功。”
田仁啟说,自己是十足的木雕迷,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创办木雕手工坊。他希望与创业伙伴们共同努力,用手艺和智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木雕工艺品,提升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的美誉度和市场价值。
创新无止境
丰富多彩的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贵州的,更是世界的。秉持这一理念,我省坚持不懈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从2006年以来,一年一届的“两赛一会”极大地提升了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水平,拓展了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销售市场,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成为带动创业创新、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在比赛现场,来自黔东南的选手吴治慧用一双巧手将一根根极细的银丝勾勒出多种样式,弯曲的银丝被制作成惟妙惟肖的镂空花朵或花瓶。
“制作拉丝工艺品这门手艺是从我的父辈那里传下来的,我花了7年时间来学习打磨,如今自己的作品还蛮受欢迎的。”靠着家传技艺和一腔热情,2013年吴治慧与丈夫在凯里市开了一家银丝手工艺品店,顾客盈门,生意火红。
吴治慧尝到了用手艺创业带来的甜头,作品变成商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从接零散订单发展到大批量订单兼零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吴治慧说,自己很期待将于9月份举行的博览会。“到时候很多外国工艺大师会来贵州,这是学习先进经验的好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取长补短,创新设计和营销理念,开发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更高的产品。” (记者 刘力维 实习生 王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