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四大先锋”工程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8日电 走进乌当,随处可以看见一支支党员服务队在为群众开展各种服务。问起党员情况,群众总是说:“党组织就是我们的家,党员就是我们的勤务员,不但经常上门为我们服务,还把电话留给我们,只要有事找他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从群众对党员的评价可以看出,乌当区党群关系非常融洽,党组织的凝聚力很强。这些良好的氛围得益于乌当区实施了“四大先锋”工程。
在农村实施“带富先锋”工程。下发了《乌当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党员创业带富奖补机制。每年统筹85万元,给予达到一定规模、能辐射带动50户以上的党员创业示范户,分三个层次给予1万至2万元奖补资金,激发党员创业带富热情。
在机关实施“服务先锋”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每年给予机关单位不低于1万元的党务工作经费及党务干部每月200元的工作补贴。并将全区35家单位145项行政许可类事项、41项非许可类行政审批事项及40项服务类事项,纳入区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真正实行一次性告知和一次性办结工作制。
同时,搭建区、乡(镇、社区)、村三级便民利民服务平台120个,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59类公共服务行业纳入全程代理范围。由党员为群众跑腿,代办户口迁移、合医报销、建房、农低保手续办理等事项。
在社区实施“凝聚先锋”工程。出台了《乌当区加强社区区域化党建创建先进社区党组织工作方案》和《乌当区先进社区党组织建设标准》,建立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把党小组建在小区、楼栋,以每个党小组为一个网格,实行党员包格服务,达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决、情在格中系”的工作效果。
在非公企业实施“发展先锋”工程。出台《乌当区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将非公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对非公企业党费实行全额返还,落实党员每人每年5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及党务干部每月100元工作补助。从组织部、工业园区、工商联等部门累计选派27名党建指导员到非公企业挂职,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实现企业“发展强、党建强”双强目标。同时,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成对子,落实项目帮扶,带动农户发展,解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自2012年实施“四大先锋”工程以来,累计建立了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378户,对其中97户示范户给予奖励,发放奖补资金255万元,辐射带动2576户村民发展种养殖业;累计为群众代理事项388346件,办结率达99.51%,群众满意率达100%;五个社区共设置网格189个、网格员319名,服务群众16万人次;2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与22个农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促进农户发展了铁皮石槲、金手指葡萄、生态草莓等种植及黑羽鸡、大倪、肉兔、野猪等养殖产业,吸纳了9600余名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通过实施“四大先锋”工程,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秦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