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预防职务犯罪:夯实廉政之基 筑牢防腐之墙

09.09.2014  16:21

连续七年,乌当区人民检察院在贵阳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单项业务评比中名列第一,并两次荣获集体三等功。
  通过把预防职务犯罪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与大局合拍、与改革同步、与发展同行,乌当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惩防并举,重在治本,积极探索源头治理职务犯罪的新途径,构建防控长效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夯实拒腐防变防线
  思想观念的蜕变是导致腐败的根源。乌当区坚持教为先,把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夯实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此,乌当区建立了由区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区人民检察院负责操作调配,以区委宣传部、党校等部门为成员的全省首家县级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并抽调32名政策理论强、法律水平高的干部担任宣讲员。
  为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人民检察院编印了《职务犯罪的实证分析与防范》《全国十大行业职务犯罪防控理论和实践》等宣教资料,将近几年来发生在本区的职务犯罪案件汇编成本土化警示教育教材,将典型案件拍成微电影、制作成展板、改编成小品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增强宣传教育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关口前移防为先
  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拓展预防领域,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防止和纠正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是区人民检察院开展预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中,由于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所有财政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使用等均由基层工商部门决定,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为此,区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建立分类监督台账、强化资金使用核查、严厉查处虚假注资、严防抽逃资金、骗取扶持资金、防范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渎职犯罪8条检察建议,并对个别有轻微违规违法操作人员进行“犯罪风险提示”和警示告诫。
  同时,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火石坡食品工业园、洛湾云锦新型医药工业园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协调小组及预防工作室。通过设立举报箱、印发宣传资料等系列预防措施的落实,区人民检察院确保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筑牢权力监督防线
  “每一件职务犯罪案件的背后,都有制度上的落空,监管制约上的漏洞。”正如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宏兵所言,“特别是‘一把手’权力失控,是导致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要帮助国企筑牢权力监督防线,让干部职工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针对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职务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手段,特别是企业领导层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职务犯罪易发的风险点,区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制度建设着手,健全防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强化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的风险,发生在国企的职务犯罪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