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权的新斗争

30.06.2014  17:04
  近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宣布改组伊朗外交政策战略委员会(以下简称“外委”)。作为2006年成立的伊朗国家外交政策咨询机构,“外委”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不仅仅在伊朗媒体上看不到“外委”的影子,而且“外委”内部的相关人员也都长期噤声,成为了伊朗外交政策战线的“养老委员会”。

不过此次哈梅内伊对“外委”进行大换血,仿佛是要重建“外委”的人事格局,重新激活“外委”的生机。此次哈梅内伊对“外委”的改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外委”的组成人数由五人增加至六人。人数的扩大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外委”很可能会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涉及巨大的人事变动。伊朗外交界的“大将”韦拉亚提博士从“外委”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伊朗内贾德总统时期的核谈判代表贾里里。韦拉亚提博士曾经担任过伊朗外交部长一职多年,随后在学界和政界继续活跃,并且担任过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外交政策顾问。韦拉亚提博士在担任“外委”委员期间,曾经多次批评内贾德的外交政策,而且同内贾德的伊朗核谈判代表贾里里就外交问题相互攻讦。此番韦拉亚提博士“隐退”而贾里里上台,伊朗外交界的“强硬派”重新回到了“外委”之中。

在“外委”的军事人员方面,前伊朗国防部长阿里?沙姆汗尼宣布隐退,而内贾德时期的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宣布接替沙姆汗尼。沙姆汗尼是伊朗国内的“老将军”,曾经参与过八十年代的“两伊战争”,随后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任职,并担任过伊朗国防部长。沙姆汗尼的外交政策较为温和,反对内贾德时期激进的外交政策。而接替沙姆汗尼的瓦希迪则是伊朗国内军方的强硬派代表。瓦希迪参加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在新生的伊朗政府中为军方的情报体系工作。瓦希迪还长期担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精锐的“圣城旅”的指挥官,指挥军事人员在海外发起国多起秘密行动。阿根廷情报部门和国际刑警组织就指定瓦希迪同2007年发生在阿根廷的机场爆炸案有关,那次爆炸导致85名乘客死亡。瓦希迪此番在“外委”走马上任,“外委”对外军事政策的强硬态度方面必然会有所增强。

新增的一名“外委”委员是曾经长期担任哈梅内伊外交顾问、同伊朗国内宗教人士关系密切的的麦赫迪?阿海里。除此之外,哈塔米时期的外交部长、伊朗温和派外交人士外交部长卡马勒?哈拉兹留任,与他一起留任的是穆罕默德?侯赛因。侯赛因是伊朗国内著名的宗教人士出身的外交官,曾经出任过伊朗驻沙特和中国大使,同哈梅内伊关系密切。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原来内贾德时期强硬的外交和军方代表人占据了“外委”委员的大多数,也意味着伊朗强硬派在外交权力斗争中的一次胜利。作为伊朗国内的一个外交咨询机构,“外委”的作用可大可小,被视为最高精神领袖和伊朗总统之间外交政策的沟通和斗争平台。如果当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同伊朗总统在外交政策观点一致时,“外委”的作用往往就是一个“花瓶”。如内贾德担任总统期间,“外委”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而当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同伊朗总统在外交政策观点相左时,“外委”就可能成为争夺伊朗外交话语权的重要工具。

此次哈梅内伊主导下的“外委”人事变动,意味着伊朗内贾德时期的“强硬派”回归伊朗外交舞台,这势必会对伊朗当前鲁哈尼政府的外交团队和外交政策构成重大的制约。正在如火如荼举行进行的“P5+1”框架下的伊朗核谈判,伊朗外长扎里夫领导的谈判团队将很有可能受到伊朗国内强硬派的巨大压力。(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