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红色基因代代传
16.10.2014 00:43
本文来源: 新华
10月14日,由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省、市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余庆县龙家镇万丈坑遗址向红军烈士墓敬献花篮,吊唁于1934年12月25日在此被反动势力残酷杀害的59名红军战士。
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中央红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三次转战余庆,创建黔北新苏区,并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多少年过去了,余庆人民没有忘记红军的恩情,通过学校教育、口耳相传等多种形式,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龙家镇党委书记邱成刚说,“在我们镇,很多人都能讲出红军在龙家镇的这段历史。”家住大乌江镇乌江村的陈光星老人今年已74岁,其父曾为红军带过路,他从小就听父亲说红军当年的故事。“父亲见证了当年余庆的老百姓与工农红军相处融洽,红军纪律严明,从不踏入百姓家,还打土豪、分田地、救‘干人’。”
陈光星老人说,“红军当年来的时候,父亲连鞋子都没得穿。现在余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水、电、通信全都通了,生活好了。我告诉我的孙子,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党,感谢红军。”
改革开放以来,余庆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充分继承并发扬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使该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深刻改变了农村面貌和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截至去年底,该县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社会赞助、部门帮扶6000万元,拉动群众投资达19亿元,累计建成“四在农家”创建点852个,修建黔北民居3万余栋,惠及24.5万人,覆盖全县农村人口的94%。去年该县农村人均纯收入6031元,人均年储蓄达1.3万元,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如今,余庆县已成为贵州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贵州重要的能源基地。余庆人民正志气高昂,大步走向繁荣。(刘伊霜 吴凡)
本文来源: 新华
16.10.2014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