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侗乡百灵鸟 记天柱县北部方言歌会非遗传承人龙姣梅
百里侗乡百灵鸟
——记天柱县北部方言歌会非遗传承人龙姣梅
2014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上亮歌的龙姣梅。
龙姣梅(二排右七)与高酿小学师生合影。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28日电 湘黔边界的四十八寨,歌声袅袅。这里的村民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其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最为出色。她的歌声婉转悠扬,清脆圆润,有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无数侗家歌迷为之倾倒,在全国民歌界亦小有名气,被誉为百里侗乡百灵鸟。她,就是美丽的侗家歌师龙姣梅。
说她是侗乡的“百灵鸟”,一点也不为过。她编歌迅速,出口成歌,歌词新颖,意蕴深远,加上她那甜美的歌声,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一个个金杯被她捧回了侗寨,一个个荣誉被她带回家乡。
2012年5月,她领衔的团队获天柱第二届奇石杯民族民间民歌大赛团体一等奖;当年8月,经过激烈角逐,她获得天柱县首届滚山坡民族文化艺术节“歌后”称号;是年10月,她又获首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节民歌大赛一等奖;2013年6月,她获得湘黔四十八寨民歌大赛女子独唱金奖。最近,她作为木叶组合的主唱,演唱的《侗家姑娘爱唱歌》《木叶传情三月三》《岸上桃花水上缘》等,又在湘黔两省三县举行的四十八寨歌节启动仪式上,获得了优秀奖。
作为侗族的歌后,龙娇梅不仅在百里侗乡名闻遐迩,而且,她妙曼的的歌声早已经飞越高山,蜚声海内外。2011年9月,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贵阳举行,龙娇梅的歌声唱响筑城;2013年6月,国家旅游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内旅游交易会在贵阳隆重举行,龙娇梅的天籁之音,成为开幕式最大的亮色之一被中外媒体所关注;2014年8月,中国侗族圣婆文化节在三穗举行,龙娇梅甜美音律,让湘黔桂三省嘉宾倾倒。现在,她正准备前往湖南参加在靖州举行的湘黔四十八寨民歌会,将在国家级非遗核心地区再展歌喉。
今年30多岁的龙姣梅,出生在侗族文化十分浓郁的歌舞之乡天柱县高酿镇甘洞村。她的学习成绩本来不错,可家里兄弟姐妹较多,经济困难,负担沉重,所以,她读到高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在家里,砍柴、割草、薅秧、打谷什么都做。艰苦的生活让她习惯于用山歌来舒缓情绪。于是,潺潺的流水成了她的师傅,山中的鸟儿成了她的歌友。加之她从小受到作为侗家歌师的父母、姐姐的影响,她非常喜爱侗族民歌。情歌、酿海歌、拦门歌等她耳熟能详,入耳不忘,并且能举一反三。因此她唱起歌来,歌声格外动人。有一次,她在坡上砍柴,砍累了就靠在溪边的石头上歇息。不知不觉间,她眼前浮现出读书时伙伴们在学校唱歌、跳舞、跳绳的欢乐场景。触景生情,不觉悲从心生,她放开歌喉,呜咽着唱起了“苦命歌”:无奈家中姊妹多,别人读书我上坡。心中苦情向谁诉,万般无奈对谁说?如若鸟儿能懂我,快来伴我同忧同愁同喜同唱又同乐……她唱得情真真,意切切,如怨如诉,哀伤不已。附近干活的阿婶、阿叔们听了,都垂泪涟涟,感概万千。从此,龙姣梅“百灵鸟”的称号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