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以安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为载体努力实现覆盖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格局

06.05.2015  10:03

      为加快供水体制改革步伐,通过以水养水促进乡镇供水长效运行,正安县以安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改革。

一、基本情况

正安县安场镇下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86324人。安场人饮工程管理所现有职工47人,有4个水厂,日供水能力10000m 3 ,供水服务人口80000余人,农田灌溉6500余亩。供水改革前,企业亏损严重,职工待遇低,设施老化,损毁严重,供水和服务能力差,群众意见大。改革后,企业扭亏为盈,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达到了人民群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内部职工 “四满意”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围绕“转观念、强服务”意识,安场人饮工程管理所加强职工内部管理,狠刹“水霸”作风,强化服务质量,让职工认识到为用水户提供优质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职工的职责所在。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安场人饮工程管理所按照 “一户一表(水表)、一户一册(档案)、一户一卡(缴费卡)“三个一”的要求”,实行抄表与收费两条线管理,每月由抄表员定期到用户家中抄录水表并发放用费通知单,然后用水户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到缴费点缴纳水费。三是扩大群众知晓度。采取抄表员宣传到户、利用赶集日发放9000多份宣传单、张贴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供水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四是争取各方支持。供水管理改革之前,安场人饮工程水管所召集安场镇30余名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主任、居民代表召开恳谈会,介绍供水管理改革、上调水价的原因等情况,争取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五是严格程序管理。正安县发改局出台《关于收取石峰水库原水水费的批复意见》后,申请县发改局进行水价调整,通过成本核算、成本审核、公告、召开听证会等程序,顺利完成了水价改革。

三、改革成效

半年多来,正安县安场人饮工程管理所实施农村供水管理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五个保障”的满意效果。一是解决了设施维修问题,正常供水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优质高效服务得到保障。在收费窗口挂出监督牌、公布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极大提升了企业服务水平。三是解决投入问题,企业发展与水利工程建设维修资金得到保障。今年投资1640万元建设的安场镇4000吨水厂即将投入使用,其中有20万元征地补偿由安场人饮工程管理所自行投入;投资100万元正在建设中的全县农村供水中心化验室,其中有30万元征地建房费由安场人饮工程水管所投入。四是职工积极性高涨,工资福利得到保障。通过实施供水管理改革,企业职工的思想产生了明显变化,优质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改革前,除了缴纳社保以外,职工月工资在1650元左右;改革后,职工工资待遇得到提高,最少的每月也发放3200元,并且还为职工增加解决了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五是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惠及民生的饮用水安全工作得到保障。饮用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能喝上清洁安全有保障的饮用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安常人饮工程管理所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极大赞誉。

四、总结推广

借鉴安场成功做法,我县于去年7月份全面推进供水管理改革工作,重组了乡镇供水管理机构,按照水价改革程序,完成了成本核算和审核,发布了第一次公告,目前正在举行听证过程中,预计5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水价改革,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