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度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01.01.2015 02:20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我国再度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水中国宝”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2014年度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联合监测活动,31日结束。监测结果显示: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此前,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我国水生生物研究的多家权威科研单位都会启动联合监测活动,对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情况进行监测。2013年,联合监测活动首次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博士王成友介绍,今年11月1日起,几家科研单位进入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中华鲟产卵场附近,开始了2014年度的监测工作,监测范围为葛洲坝水电站坝下80公里江段内。然而,为期61天的监测中,尽管各单位综合采用了水下摄影、水下声呐探测、解剖食卵鱼以及走访渔民和组织人工在葛洲坝下放网等多种途径,却始终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这是继2013年之后,近33年中第二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成,野生中华鲟逐渐在长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1981年起,相关科研机构开始对该江段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开展监测。
中华鲟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记者刘紫凌、梁建强)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01.01.2015 02:20
贵州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多项工作居中国领先
中新网贵阳12月6日电 (记者 蒲文思)新中国贵州新闻
贵州“通村村”平台打通农村交通“微循环”
11月30日,贵州新闻
贵州对就业补助资金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和完善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