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创作要尊重艺术规律——兼评浮躁的“笔会现象”

13.02.2015  18:36

   【光明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为我这样一名老文艺工作者的心头平添了许多暖意和底气。

  在中国美术史上,以文会友、以书画会友的雅集活动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一些传世作品由此产生,像人们熟知的《兰亭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类似的雅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金钱无关,其参与者书画艺术修养甚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雅集时的即兴挥毫只是创作方式之一,更多名作不是一次雅集所能够产生的。寂寞耕耘、潜心研究、长期积累,是高水准艺术创造的不二法门。而当前流行的“书画笔会”,与纯粹的“雅集”基本没有关系,也不是面向群众的书画艺术普及、春联赠送或纯粹的抒怀吟咏活动,其中掩藏着公款消费和雅贿,可称为浮躁的“笔会现象”。这样的“书画笔会”,表面上是“繁荣创作”,实则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背道而驰,也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

   书画创作需要一定的条件

  目前,各种层次的书画笔会所产生的书画作品质量不高是普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创作有“五合”“五乖”:“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凋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恬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合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孙过庭认为,要想写好字,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闲散的心态,二是有感而发,三是合适的环境,四是纸墨相配的良好效果,五是有创作的灵感、冲动。这五个条件如都具备称之为“五合”,反之则称为“五乖”。与此对照,目前许多的笔会无法提供上述“五合”创作条件,产生质量不高的作品是必然的。

  我们在笔会上通常见到的情况是:承办单位找基本不具备书法学养的工作人员去购置笔会所需物品,烟、酒、水果一般是不错的,但笔墨纸砚却未必,因为他们不懂好坏,宣纸、墨汁、印泥等常常质量不合格。作品无法装裱,墨汁跑墨,印泥跑油,没有书画毡子的用毯子代替,再不然就用布、纸张来代替。大桌案没有,就用小桌拼接,有棱有缝,高低不平,作品缺乏应有材料保障。

  也有的笔会,一切都准备停当且合乎要求,书画家们在一片掌声中开写开画了。围观的,拍照的,交流心得的,一拨拨你方唱罢我登场,谈天说地,扯东扯西,既没有焚香沐浴的恭敬虔诚,又不见澄心定志的凝神投入,心不在焉,逢场作戏,“五合”基本不会全,至多满足一二。说在这种条件下能出好作品,只能是自欺欺人。

  也许有人要反问:书法创作不是讲“无意于佳乃佳”吗?那么多人看着,给我们鼓掌,我们多受鼓舞呀,多振奋呀,一会儿就写一地,没纸了还想写。既“无意于佳”,又有创作欲,难道不好吗?回答是否定的。“无意于佳乃佳”指的是书法创作水平高,各种技法烂熟于心,并合理运用得心应手的创作状态。有这种水平和能力的人在创作中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忘我无我的状态,由此创作出自然流畅、恣意纵横、浑然天成的佳作,没有刻意安排、刻意表现。如果作者的功力未达到成熟的境界,“无意于佳”就只是自鸣得意的奢谈。依笔者之见,当今中国书坛能进入“无意于佳乃佳”的作者最多不过数十人,这还是乐观估计。从近年来全国书画展和“兰亭奖”的入展、获奖作品看,几乎没有一件作品是在“无意于佳”状态下写出的。这些作品无一不是精心准备、精心创作、反复书写、细节考究、字字推敲、整体效果鲜明动人的精品力作,没有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勤奋不懈的反复探索是不可能做到的。

  书画家经常参加浮躁的“笔会”,对于培养正确的、有责任感、有志向的创作态度是无益的。这样的“笔会”只能助长热衷炒作、追名逐利以致拉帮结派等不良风气。

  书画家只有沉下心来学好传统,才能打好创作的基础。没有传统作为基础,就谈不上创新。要在不断的学习进取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独立思考,便没有独立品格。在艺术道路上,会有许多岔路,许多发展方向让书画家分辨选择。怎么选,选什么?如果没有对自己、对艺术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就会迷失方向。掌握艺术的技巧技法也需要坚持不懈的投入和长期的磨砺,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