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成立26年,从“一煤独大”到“满树繁花”乌蒙崛起新毕节
8个县中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2元,水土流失面积达62.7%,森林覆盖率不足15%,每平方公里承载200多人……地处贵州乌蒙山区的毕节“人穷、地乏、环境恶”。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敲开了这个贫困山区转型发展的大门。
二十六载光阴转眼过,如今的毕节,到底怎么样?让我们走进毕节。
后发赶超,产城同进
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保河村的聂祥仲正在自家的地里给梨树追肥。“以前为了多打粮食,村民开荒垦殖,水土流失严重,地里庄稼不长,石头疯长。”聂祥仲回忆说。
在毕节,人多地少,林粮争地。20多年前,六成以上面积水土流失。毕节之变,势在必行。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
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共赢”是毕节的思路,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则是毕节的具体实践。
“这3亩黄花梨是我的‘绿色存折’。18年前,县里提供树苗,让我们退耕还林,还在山腰修了配套水利工程,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聂祥仲说。
农业稳了,工业也在迎头赶上。说到底,把人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财富”,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不可缺。
远处山峦青,脚下绿草茵。大方县小屯煤矿是国家标准化建设示范矿井,采出来的煤炭不在矿区停留,而是沿着传输装置运送到一旁的大方电厂,变成电送到万千百姓家--这只是毕节煤炭精细化开采的一个场景。
煤是毕节最突出的资源优势,远景储量超1000亿吨。但长期以来“一煤独大”“遍地开花”式的开采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损毁。“黑色煤炭,绿色开发,就地转化,吃干榨尽。工业转型升级就得拿煤炭产业开刀!”市委书记张吉勇说。
2013年11月26日,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而此前,这里已聚集相关企业70多家。而今,毕节早已跳出“两烟(卷烟和烤烟)独秀”“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正向轻工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满树繁花”迈进。
产业兴则城镇旺。立足小城镇的资源、地缘和产业基础,毕节以交通枢纽、旅游景观、工矿园区等为重点,努力打造“一镇一业、一镇一品”格局。目前,培育精品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基地156个,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28个;全市产业园区建成面积68.7平方公里,累计从业人数达7.6万多人;城镇化率从1988年的6%提高到如今的31.7%。
“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劳务输出,引导剩余劳动力出山,毕节正在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财富’。”市长陈昌旭表示,到2020年,城市规划区外的乡镇基本完成特色小城镇建设,建成特色示范小镇和幸福小镇320个,新增人口60万人,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提升8%左右。
突破瓶颈,聚力民生
通车通路,发展农家乐,教育两基覆盖率达100%
从黔西县城驱车向北不到10公里,一河穿村而过,两岸垂柳依依,农家翠竹迎风,这里是洪水乡解放村。
为了把这里打造成城里人休闲度假好去处,县里给项目、筹资金修通柏油路,动员群众建设黔西北民居。如今,
这里农家乐生意红火,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谁能想得到,仅仅在六七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2400元的三类贫困村。
“挑来两担水,累断两条腿”,行路难不仅仅是解放村曾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毕节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缩影。
毕节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仅一年,1800万平方米院坝、3万公里连户路得到硬化,124万户320万人受益。
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拓宽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渠道。纳雍县沙包乡天星村很早就开始培育经果林,但是苦于道路不通,只能“小打小闹”。“两个硬化”联通了该村的经果林种植基地和核桃育苗基地,樱桃、板栗、核桃得以及时外运。
如果把通村路、连户路比作毛细血管,那么铁路、高速公路则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大动脉。截至2013年底,毕节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231公里,在建297.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81公里,在建338公里;飞雄机场建成通航,开通了7条航线。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近年来,毕节市利用“多项改革、多重政策叠加”优势,走出了一条“穷财政办大教育”的快速发展之路。市委副书记胡吉宏介绍,毕节教育两基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6年提高到7.8年,“原来的人口包袱逐渐向人口红利转化。”
同心攻坚,雨润乌蒙
“同心工程”投入250.47亿元改善民生,138.1亿元助推发展
“我以为再也看不见了,没想到外面大医院的医生免费给我治好了!”威宁县观风海镇61岁的秦石巧老人话里充满感激,她前年患了白内障双眼失明,没想到今年3月,九三学社组织的“亮康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让她重见光明。
这是统一战线实施“同心工程”推动毕节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统一战线人士参与建设,形成了以“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同心工程”品牌。
截至2013年,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实施“同心·助推发展”项目160个,投入资金138.1亿元。实施“同心·智力支持”工程279个,投入资金1.27亿元;培训教师、医务人员等20多万人次。实施“同心·改善民生”项目258个,投入资金250.47亿元。实施“同心·示范带动”项目84个,投入资金3.7亿元。
“我嫁给马正安时,一家4口挤一间茅草房,连包谷饭都吃不饱。”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张富英回忆,20多年前,村子山高地贫,垦荒垦到山巅,水土流失严重。如今海雀村在台盟中央帮扶下,搞起了种养殖等特色农业,四面青山环绕,全村人均纯收入5460元,森林覆盖率达70.4%。
“同心·生态建设”项目投入36.94亿元,“中国3356”项目、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得以实施,生态越来越好。
26年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200多人次深入毕节考察指导工作,组织492批5390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建设。
“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离不开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长期支持和广泛参与,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面对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试验区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同心攻坚,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快评
发展要学会“顺着来” 华章
毕节曾是西部贫困的典型,发展的历程中有过惨痛教训。26年前的一纸文件,把教训变成了财富。开发扶贫解决吃饭温饱,生态建设弥补环境欠账,人口控制缓解自然压力。改一改种植结构,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变一变挖煤卖煤,煤炭工业顿时“满树繁花”。毕节慢慢学会“顺着来”,科学发展渐入佳境。
越是贫困落后,越要艰苦奋斗。战胜发展困境,“毕节精神”值得肯定。这里各族干部和人民迎着困难苦干、实干、巧干,始终“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坚决不苦熬,一任接着一任干,前任做给后任看,这股子劲儿令人动容敬佩。
26年,毕节为贵州及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作了重要示范。再踏新征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毕节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