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乡风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

03.03.2015  16:08

                (本报讯)宗祠,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族人的后辈应传承与保护,让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宗祠,它不仅仅是家族祭祖、议事和执行族规制度的场所,更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它既充分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月1日,即农历正月十一日,浓浓的年味尚未消散,我受朋友应邀来到了素有“渔米之乡”、“油湖”之美誉的锦屏县新化乡的新化所村,鞭炮声声,异彩粉尘。原来是刘氏宗祠竣工庆典正在进行。 “新化所村45个姓氏,1300余户,4000余人,刘姓在地方上是大姓,为了增进友谊和谐他们向每个姓氏的组长发放了请柬,在我们村还是头一回呢!”“他们的做法主要是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地方稳定发展为目的。”村支书闵启贵介绍说。 “感谢刘氏家族的抬爱,我们高姓在村上住了几十年了,能接到贵府的邀请真是感谢啊!”75岁的高大爷手捧请柬热泪盈眶。高姓该村仅有一户人家,高大爷总感觉自己姓氏人士孤单而感到神情沮丧。“我们为了地方安定团结,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没有姓氏之别,我们的事也是您们的事啊!”刘氏代表如是说。 刘氏宗祠俗称刘家花祠堂位于新化所西门大街的团鱼街至马坎子之间,旧有“不看刘家祠就不到新化所”之说。该宗祠由祠堂和会上屋(庆公祠)厢房组合而成,为四合院两栋4幢砖木结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复修。祠堂位于街北,坐北朝南,为4排3间、3柱5瓜2层结构。外四周皆围砖墙 ,祠堂屋靠西,会上屋傍东,中间隔一通道宽1.8米,两座开侧门相通。两座建筑皆分上下正厅,下厅朝南,上厅倚北。中间相隔天井,会上屋大门南开,面临大街,屋基高出街面1.48米。砌7级白云石阶,石阶东西两端以长条白石镶边成溜板石,俗称“马坎子”。祠堂会上屋四周砖墙下端装饰简洁,只在砖墙内开井砖墙上部绘24孝彩图。砖墙外围上部绘花鸟彩图。会上屋朝南临街墙面装饰精美考究,大门宽1.8米,高2.6米。为两扇梨木镶并而成,漆成洒金朱红色,一成年男子使劲方可开启。大门上端正中0.8米处有凹下长方形框,内用白瓷镶书“庆公祠”正楷大字,月夜下熠熠生辉。大门两侧墙壁分割成排列整齐的若干竖长方形凹框,框内绘有凸镂金蟾、麒麟、瑞狮、兰花、芙蓉、丹桂、牡丹、萱草、丹凤、孔雀等图案。紧靠大门两侧有黑色方形后柱,柱中凹竖,框内用朱红打底,书黑体行书对联一幅:“彭城世第经世泽,禄阁书殿绍书香”。东西外墙壁培顶绘古典故事彩图。有“姜太公渭水遇文王”、“薛仁贵乌江救唐王”、“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等,其中东方外墙的“薛仁贵乌江救唐王”至今清晰,其余字画图案皆在“文革”时期遭涂毁破坏。如今,刘氏宗祠经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终得以修缮,一副构造精美,典雅别致的复古风貌让人一睹为快。 新化所村各宗祠建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新化所村与毗邻的古城隆里有一姓一祠堂之说,如闵、李、沈、江、王等姓氏宗祠均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居民大多数都是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山东和安徽等地迁徙来的后裔,是一个融合了玩龙、舞狮等汉文化与苗侗文化、清水江文化相结合的行政村,这些古建筑于2011年被列为锦屏县文物局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祠堂文化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摒弃封建糟粕,融合先进文化,特别是它表达的尊老爱幼、勤劳朴实、和谐融合、仁爱孝悌、重学尚贤、为国建功立业等,是其思想精华,完全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祠堂记载和颂扬先祖优秀思想品德,为子孙后代树立思想丰碑和学习榜样,而且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祠堂开展祭祀和宗亲活动,宣传先祖训示,制订族规族约,规范道德行为,推动尊老爱幼,眷顾老弱病残,倡导文明礼仪,建设孝道文化,形成群众性自律机制和行为规范,构筑了社会和谐。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新化所村姓氏祠堂的修缮建设为锦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彰显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了典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在经济基础的带动下为乡风文明建设和民族的团结注入了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