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开展“党团微公益·志愿走基层”活动一瞥

08.09.2014  10:34

    “多亏了‘党团微公益’,圆了我的大学梦。”前几天,家住南明区油榨社区的应届高考生付呈雪说。

    今年,付呈雪考上了一本大学,可由于家庭贫困,学费问题让全家担忧不已。当她的求助信息发布在“党团微公益”平台后,没多久就被该平台的一成员单位认领,单位党员纷纷捐款,为付呈雪筹措了5000元的学费。

    今年3月起,南明区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党(团)员、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力量,打造以保护生态、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公益平台,在全区开展“党团微公益·志愿走基层”活动。

    “我们鼓励党(团)员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积‘小善’成‘大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化解群众的烦心事。”共青团南明区委书记罗瑞说。

    活动中,该区通过从辖区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中招募热衷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的党(团)组织,将其纳入“党团微公益”成员单位;社区网格员、社工和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募集基层在扶贫济困、学习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在梳理群众需求基础上,依托实名微博、微信、qq群等渠道,发布“党团微公益”项目信息,由成员单位认领并策划完成。

    李英萍是南明区长征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在全校数一数二。但由于父亲患病,没有劳动能力,妈妈在她2岁时离家出走,全家只能靠奶奶卖菜为生。“我想读书改变命运,挣钱给爸爸治病。”李英萍说。“党团微公益”活动开展以后,李英萍所住社区的网格员走访了解到这一信息,并将其发布在“微公益”平台上。

    6月初,在南明区经营一家企业的储晓波认领了李英萍这个愿望,并承诺会一直资助她读完大学。

    在建立“党团微公益”平台基础上,南明区还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网络,在每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建立了1个以上的志愿者服务团队。除了认领“微心愿”,这些志愿者团队还结合学雷锋日、助残日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党团微公益’是个聚爱的平台,不需要少数人做很多,只倡导大家都来做一点,使‘小善’筑成‘大爱’。”罗瑞说,目前,南明区已建立“党团微公益”志愿服务团队126支,帮助群众1000余次,吸引了上万余人参与公益活动。陈雷 本报记者 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