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产业联盟模式推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08.12.2015  16:50

               

 

贵州省凤冈县近年来积极以创建省级肉牛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探索出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强力推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凤冈县目前已建成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个、50至1000头的养殖场78个、20至50头的家庭牧场287个,肉牛存栏9.2万头、出栏3万多头、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 凤冈县谋划发展思路,形成产业联盟。近年来,肉牛价格持续稳定上涨,肉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各地企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各自为阵,一定程度影响了该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协调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该县创新探索了一种产业联盟发展模式,让全县肉牛产业如同一个大型企业,抱团发展,共同经营,利益均沾。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在产业中承担资金、技术和市场,把生产车间交给农户,形成产业联盟。这种产业联盟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农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给企业肉牛来源提供了坚强保障。在肉牛产业联盟过程中,由龙滩口集团负责产业源头,从事种牛培育,将能繁母牛供给合作社(农户)养殖。合作社(农户)负责产业生产,从事能繁母牛养殖,为以朝阳茶业公司为代表的各企业提供犊牛。长博集团负责产业终端,从事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等。这一产业联盟发展模式的成功运用,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山地畜牧工作会后得到大力推广。 明确发展目标,扶持产业联盟。为巩固壮大全县肉牛产业联盟,该县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提出到2019年实现能繁母牛存栏10万头、年出栏肉牛10万头、年交易10万头、年屠宰深加工10万头、年产值100亿元的“五个一”发展目标,研究出台了《关于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等优惠政策,由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对产业联盟的十三个环节予以补助。同时,该县还创新探索了肉牛产业联盟信贷支持新模式,成立了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县政府注册资本金500万元、涉农资金1000万元作为资本金注入,为肉牛产业联盟提供贷款担保及支持。据悉,仅去年该县已兑现肉牛产业发展资金1800万元,信贷融资3.8亿元。2015年预计兑现肉牛产业发展资金3200万元,信贷融资达5亿元。 着力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联盟。自去年以来,该县已先后引进实力企业10家加入肉牛产业联盟,形成了一条集“种牛培育、基地建设、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产品研发及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总投资达45亿元以上。其中,龙滩口集团总投资15.2亿元,建成一个存栏4000头的种牛基地,计划到2018年种牛存栏规模1万头以上。长博集团总投资15亿元,计划建设一个“产城一体、产旅一体、产研一体”的国家级富锌富硒有机肉牛产业园,占地700余亩,现已建成了一个年生产10万吨的反刍动物饲料加工厂和一条年屠宰深加工10万头的生产线,目前“德汇长博”肉牛产品已研发成功、进驻国内大中城市商超系统和K4卖场1274家,签约订单达2.63亿元;金桥梁大牲畜交易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黔东北大牲畜交易中心,年交易量7万多头,年交易额7亿元以上;同时,该县还组建了15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3万农户发展能繁母牛养殖,存栏能繁母牛达4.5万头,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该县坚持安全理念,保障产业联盟。在生产实践中,严格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畜—沼—茶(果、蔬、草)”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总结出“1个牛单位产生的排泄物、需要1立方沼气处理、1亩农作物吸收”的实践经验,在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的基础上,促进了各产业的循环发展,解决了畜牧业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另外,该县还建立完善了县、乡、村、组四级兽医防疫网络,严格执行投入品准入管理制度,并与贵州大学、西南大学、贵州省畜牧兽医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了《校地(企)合作协议》,组织开展了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活动,制定了《凤冈县肉牛养殖综合标准体系》、《凤冈县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凤冈县肉牛养殖技术手册》等产业联盟生产标准,做到了“从牧草到餐桌”的全程安全跟踪管理。目前,该县已建成“畜—沼—茶(果、蔬、草)”循环基地24个,配套沼气池1万立方米,覆盖茶园5400亩、水果1300亩、蔬菜1600亩、饲草2100亩,养殖肉牛1万余头,并成功创建为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贵州省首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