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四举措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25.12.2015  11:33

      近年来,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加快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和增加少数民族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民族事业更加发展,民族关系更加和睦,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考评,定期召开民族工作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民族乡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导核心,确保完成赶超目标。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为民族乡村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渠道增加致富和就业机会。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真正让民族聚居地区群众懂法、守法、用法。充分利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三是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实施“民族文化园”工程建设。在民族乡建设农业产业园,在民族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乡有农业产业园,村有特色产品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增强民族乡村经济发展“造血”功能,重点发展种草养羊养牛养殖产业,北部大棚疏菜产业,核桃产业,刺梨产业,红豆杉产业,樱桃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大对民族乡村和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大跑省、跑市力度,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增加民族乡、村投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2015年编制民族乡村发展项目26个,争取资金557万元。

      四是促进和谐发展。本着“优先安排,体现照顾”原则,优先安排民族聚居地区各项事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倾斜力度,着力加强公共文化、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镇化战略实施,重点推进玉舍彝族苗族乡建设成为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典型集镇,把11个民族村建成居住集中、配套完善、文明整洁、管理有序的新农村。加大民族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重点开发海坪、补那、茨冲、格支、天门、海发等村寨文化古迹,结合地方建筑、风俗、饮食文化着力打好旅游牌,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