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推进和谐小康村创建

29.10.2014  11:06

金田玉坝生态富民园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推进和谐小康村创建纪实

    深秋十月,秋风习习轻拂着乡村田野,放眼望去,连片的茶园枝头依旧翠绿随风摇曳,好一幅美丽的茶海风光。近日,笔者来到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感受“茶海之村”的魅力。

    “我家5亩半茶园,今年靠卖茶青毛收入有4.2万元,相当于过去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的好多倍,这得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帮助我们发展茶叶产业,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收入了。”代家湾村民组村民雷明模乐呵呵地说。

    种茶叶搞加工实现致富梦

    “土大块,田大丘,一年种一季,三年两不收,吃饭天施舍,穿衣靠救济。”这就是田坝村80、90年代的真实写照。由于缺水发展产业难,经济落后,扯皮村的帽子一戴就是多年。2002年全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结合田坝土壤呈微酸性、富含锌和硒两种微量元素,最适合茶叶生长的有利环境,加之田坝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种茶基础。“水路不通走旱路。”村民陈世友、孙德礼、舒远贤等一批农村能人纷纷承包荒山种茶,率先引进设备办起规模化的加工厂,尝到甜头的田坝农民种茶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纷纷退耕还林、退耕还茶、林下套茶等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全村茶园种植面积从原有的600亩迅速扩大到现在2.5万亩,茶叶加工在田坝村如雨后春笋,大小茶叶加工厂达七十多家,上千万的茶企四家,茶产业逐渐成为田坝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转变,种茶摆脱贫困,逐渐走向富裕。“田坝街道原来只有三栋房子,通过土地置换移民搬迁集中建房,而今已有300多户农民落户这里,形成了三条大街,从9月起每逢农历2、7赶集交易。全村有500多户农民购买了小车。”村委会主任周勇告诉笔者。

    基础设施提升打造茶旅一体

    说起如今的生活,田坝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现在生活环境好、生活水平高,我们过的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以前泥泞的道路现如今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日子再也没有了,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村民刘飞告诉记者。

    道路的改变,只是田坝村众多变化中的一部分。近年来,田坝村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路、旅游观光路四通八达,多数村民新建黔北民居。茶农在茶园里种植桂花、香樟、桃花、梨花、李花、紫荆花等,打造茶旅一体化。茶农自发建茶庄达60多家,一次可接待游客食宿600多人。仙人岭迎仙台茶庄今年1至9月,茶庄旅游收入200多万元,陈氏茶庄收入也在150万元以上,映山红茶庄只有20多间床位,收入也是好几十万元。与此同时,田坝村村民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实现应保尽保。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也成为田坝村的亮点工作之一。“我们村一直重视植树造林,道路绿化、茶庄美化,现在更是全镇绿化工作做得最好的。”副镇长朱之红满脸自豪地说。截至目前,田坝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含茶园)。而今,田坝村成功入选全省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重点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村镇、贵州最美茶乡、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

    热心公益事业彰显乡风文明

    “孙德礼、陈世友、杨秀贵……都是我们村里家喻户晓的‘明星’。”村委会副主任周朝伦告诉笔者。

    田坝村十分重视精神文化建设,致力推进乡风文明。孙德礼心系家乡,捐款数万元用于田坝村道路建设,无偿提供有机肥给困难群众种植茶叶。残疾人杨秀贵自办茶叶加工厂,坚持向20多个孤寡老人、残疾老人、残疾儿童、失学儿童献爱心,捐赠金额达3万余元。陈世友虽已年近古稀,不仅捐款修桥补路,还义务为茶农搞扦插育苗、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代家湾村民组20户茶农自发集资2万多元硬化通组公路,出资请人维护通组公路。退休教师陈永礼,已是76岁高龄,但一直担任着组里的义务调解员,解百家小事,暖千人心田,被村里群众亲切地称为“和事老”。 群众致富不忘公益建设,公益建设已经成为田坝村人的自觉行动。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以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引导村里的群众向身边好人学习,形成文明向上、和谐相亲的良好氛围。

    如今,田坝村以打造“茶海旅游”和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生态、幸福” 的新田坝为目标,以实施项目立村、招商强村、旅游兴村、生态富村“四大战略”为统领,以推进“生态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茶旅一体化”为重心,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把田坝推向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新时期。(陈昌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