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绣出致富花

27.08.2014  18:28

 

双手绣出致富花

———记普安县雪浦乡硐口村致富能手郭真英

        静静的大山婉如一个伟大的母亲,环抱着一个34户全是苗族村民的寨子。这个寨子就是普安县雪浦乡硐口村六斗种组。8月16日,就在这个寨子,在一户人家敞开的房屋内,一位干练的中年妇女正在忙着分理刚下炕的黄橙橙的烤烟,她就是记者奔赴40多公里外要采访的带着乡亲走富路的刺绣与烤烟种植能手--郭真英。
        说起刺绣,郭真英爽朗地打开了话匣子:“我从11岁开始学刺绣,这门手艺是老辈人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这些年我绣过围腰、领带、衣服,马甲、背带等等,我们苗族一般都穿自己绣的衣服,精心绣成的,就拿去卖!”。
        不待记者追问,她就向记者说起了自己想到做刺绣的缘由。
        2012年7月的一天,她家里来了6个客人,其中两个外国人,一男一女,指明要买她绣的衣服,原来,是她让她远嫁到上海的侄女,把她绣的衣服拍成相片,放到网上后,吸引了老外的眼光,在她的侄女的牵线下,两个外国客人就专门赶到普安她的家中,前来购买他们喜欢的刺绣衣服。这一次,来的6个人共向她一次性买了9套衣服,每套8600元人民币,她收入77400元。买到衣服的外国人用英语神彩飞扬地讲了一通,经过同来的人翻译给她听,原来那个外国朋友说:“我太喜欢这衣服了,以后你尽管多做,我负责帮忙推销给更多的我的朋友!
        就这样,她因着一次偶然走上了专业刺绣的路子。这些年,她卖出了20多套苗装,收入1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这个苗寨共有10名手巧的妇女,利用闲暇专门锈衣服卖,如今,她们绣好的衣服,统一让郭真英管理,并联系销售,各自相继实现了一笔丰厚的收入。
        “一套衣服可以卖那样贵,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绣一套呢?”记者带着好奇心问。
        “衣服本身布料不贵,但是要像汉族家妇女绣鞋垫那样,要一针一针地锈,精心绣一套衣服,一般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还不能出现失误,出现失误是不能补救的!”她笑着回答。原来8000多元一件的衣服背后,需要的是时间与全身心的投入。
        交谈中,她一双巧手并没有闲着,“嘴讲话,手打褂”,刚下炕的烤烟被分理得整齐而有序。转入烤烟的话题后,郭真英说:“我今年种植了46亩烤烟,除了10亩地是自己的,其他36亩都是租村民的地,不过今年烤烟长势不错,我们组里又建起了一栋新式集群烤房,所以不担心烤不出质量,今年预计收入20多万元。”她这样为记者算了一笔帐。
        近几年来,在她的带动下,该组已有12户苗族人家先后走上了种植致富的道路,摆脱了以前不种烤烟专门种植玉米,只够解决温饱的苦日子,而她也被组里的34户农户推选为苗族女组长,当选为本届的黔西南州人大代表。普安县妇联主席董凌告诉记者,妇联已经将郭真英上报黔西南州,郭珍英将作为2014年度第一期“锈娘”培训班学员,参加州里组织的培训。
(黄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