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春风“绿”山乡

08.02.2015  06:18

双联春风“绿”山乡

本报记者惠程华 通讯员刘金龙

隆冬,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南部山区的麻武山,已是冰雪覆盖、寒气袭人。记者走进麻武乡村民董勇家,人未进门,牛棚里的牛叫声已先入耳。

前几天卖了一头牛,除去成本有7000多元收入哩。”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火炉前的董勇告诉记者,“现在我养了10头牛,等开春我想再多养几头牛,扩大养殖规模。

2012年,双联行动开始后,董勇成了省教育厅的“亲戚”。双联干部第一时间帮他制定了发展养牛、育苗产业的脱贫致富计划。从此,董勇一家人走上了依靠主导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

麻武乡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省教育厅双联干部走村串户,摸清了乡村的实际情况,依据麻武乡人少地多、草场茂盛的地域优势,提出了“赶着红牛奔小康、栽下树苗走富路”的致富规划。省教育厅每年投资5万元,为麻武村25户养牛户每户发放基础母牛繁育资金2000元,还帮助农户发展旱作农业和育苗产业。

(转2版)

双联春风“绿”山乡

(接1版)

记者走进麻武中学,气派的教学楼、宿舍楼都是新建成的,图书室、阅览室、学生电脑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正值中午放学,孩子们正在食堂吃着香喷喷的炒面和炒菜。

省教育厅的双联干部通过深入调研,在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把改善山区教育环境,提高山区教育水平,作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扶贫攻坚硬仗来打,让新一代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建设山区新农村,真正让山区群众走上持续、稳定的致富之路。

在双联干部的帮助下,麻武乡的学校不仅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建成了学生食堂,学生们吃上了丰富的营养餐。同时,省教育厅还多次举办业务培训班,提高山区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区主任靳金成说:“现在教师肯下工夫教,学生肯钻研学,家长也更加重视教育了。近两年,麻武学区在全崆峒区的教学排名中名列前茅。

麻武乡乡长孙海峰介绍说,省教育厅还为麻武乡捐赠了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物资和器材,资助特困生22名,先后组织13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协调各类资金600多万元,改善了教学设施,定点对口帮扶10名学生到省银行学校就读,为5个社80户群众接通了自来水,整修村社道路6公里。

村民们都说,大山里现在到处吹着双联的小康风。路通了,水通了,学校新了,产业发展快了,山里人的好日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