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9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省经济改革和信息化委:
秦水介委员提出的《加强科技支撑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提案〔2015〕第394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本办职能职责,现就提案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到“实施大品种培育工程”和“实施中药材基地县建设工程”,我们认为十分符合当前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
“十二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五张名片”的战略部署,省扶贫办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把发展中药材列为“十大扶贫产业”的重中之重。坚持规划引领。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的《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围绕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大力实施大品种培育工程。以贵阳为核心,围绕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重点发展林药结合或改善石漠化山地的大品种药材如金银花与山银花、刺梨,发展贵州道地特色药材如天麻、石斛、钩藤,发展有较稳定市场需求的常用大宗药材如丹参、太子参、桔梗等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
在发展大品种的同时,我们也大力实施中药材基地县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县的培育,明确了全省包括乌当、修文、道真等38个县为中药材发展重点县,每年都安排有2亿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发展一批种植规模上10万亩、20万亩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县,形成若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业带,实现成千上万亩连片规模发展。并按照GAP要求,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带动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截止2013年,我省通过GAP认证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中药材品种大幅增加,全省共有5个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实施大品种培育工程,加大对中药材重点县的投入,着力推进“黔”药第一车间建设,为大健康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5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彭锦斌、廖敏,联系电话:0851-8683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