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0名“草海生态公民”齐力保护西南最大候鸟越冬地
新华社贵阳2月2日电(记者李平)“我们不毁草、烧荒、破坏植被,不乱排污水;不向(草海)投有毒有害物质;不填埋湿地……”在第22个“世界湿地日”之际,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遴选出首批50名“草海生态公民”。这些“草海生态公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草海湿地的保护。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为50名“草海生态公民”颁发聘书。新华社记者李平摄
因积极保护草海生态被评为“草海生态公民”的当地农民刘广惠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草海生态,他去年响应政府号召退耕还湿5亩土地,种上黑颈鹤等越冬鸟类喜食的土豆等作物。“我希望通过退耕还湿、栽种绿色农作物,为草海鸟类腾出更多生存空间。”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四小学教师吴晓红说,作为首批“草海生态公民”,她将利用学校平台积极宣传草海湿地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爱鸟护鸟意识,高标准做一个“让草海水更清、山更绿、鸟更欢”的生态公民。
贵州草海。新华网发(冉景丞 摄)
当了两年草海巡护员的草海镇卯关村村民孔德富,拿到政府颁发的“草海生态公民”证书时一脸笑容。“我从小在草海周边长大,对这里的鸟类、植物充满感情,成为‘草海生态公民’后,我将更加尽职尽责保护这里的鸟类和湿地生态环境。”孔德富说。
“除了发挥‘草海生态公民’带头保护草海的作用,我们还将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生态词典’,面向全体市民和游客的‘公民生态手册’等,期待通过这些举措激发全社会保护草海的意识和行动自觉。”贵州省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说。
前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新华网发(冉景丞 摄)
与青海湖、滇池齐名的全国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的贵州草海,地处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96平方公里,每年在此越冬的鸟类超过10万只;草海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世界十佳湖泊观鸟区之一。
近年来,通过退城还湖、退耕还湿、污染治理等措施,草海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目前草海总磷Ⅱ类水达标率提高到19.4%,高锰酸盐指数Ⅱ类水达标率达到38.89%;鸟类栖息觅食地面积增加5.56%,黑颈鹤数量增加8.14%。
[责任编辑: 吴雨 谢素香]